紐約市交通局辦華埠連結民調 社團爭發聲

問卷調查關注柏路重啟與劉錦廣場規劃 8月3日有第2場線下活動

人氣 115

【大紀元2023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交通局(NYC DOT)原訂在週三(26日)至週五(28日)連辦3天的華埠連結研討會,因未來兩天將出現超高溫,所以取消了週四與週五的展位,將兩天濃縮為一天,訂於8月3日再回到劉錦廣場舉辦。週三登場的首場活動,交通局派出了4名職員、6名實習生與6名翻譯到場邀請民眾填寫問卷。

這份列有14道問題的問卷,關鍵問題涉及柏路重啟,如是否贊成重開柏路與重開的時段、是否贊成將柏路優先作為行人、單車手與交通的走廊等;以及社區希望看到劉錦廣場如何改善、是否贊成由社區領導的劉錦廣場拓寬計畫、希望看到哪處靠近柏路/聖詹姆斯坊(St. James Place)/披露街(Pearl St)/布碌崙橋開放空間(Brooklyn Bridge Open Space)的區域得到改善等,多個社區組織到場發聲。

紐約民主黨65D區領袖于金山(Justin Yu)當天也參與填寫問卷,他表示:「交通局沒有任何的計畫要重開柏路。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我也不相信他會開放柏路。所以我認為柏路聯盟(Park Row Alliance)做的計畫是最好的,讓柏路周圍變得很漂亮。」

于金山也進一步提出綠化柏路到劉錦廣場區域的建議,因為「劉錦廣場是華埠的精神所在,但現在這地方亂七八糟,樹不像樹,花不像花,不能配合華裔退伍軍人忠烈坊的精神」。

2023年7月26日,紐約民主黨65D區領袖于金山、布碌崙橋曼哈頓共同創辦人Rosa Chan與柏路聯盟、東華社區協會成員、暑期實習生參與市交通局的華埠連結研討會。(林宜君/大紀元)

「布碌崙橋曼哈頓」(Brooklyn Bridge Manhattan)韓裔共同創辦人Rosa Chan指出,這次由市交通局舉辦的線下活動是社區反映意見的寶貴機會。2個月前,她與紐約市長亞當斯同臺,為布碌崙橋底「拱門」和滑板公園重開剪綵。

Rosa Chan支持「柏路聯盟」的柏路美化項目,她表示該路段將華埠與布碌崙橋以南區域相連,「只要五分鐘路程」,有望為當地帶來高達300萬名遊客,「這對振興社區經濟的效益是很大的」。

東華社區協會(Chinatown East Neighborhood Council)的多名高中暑期實習生也挺身支持「柏路聯盟」提出的美化與綠化計畫。實習生Ivan Chen表示,「在都市環境中種植更多樹木是有好處的,可以增加林蔭面積降低都市溫度。」

紐約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當天也到交通局的展位了解情況,其辦公室此前向公眾發信,呼籲社區踴躍到展位對重開柏路提意見,「事關華埠與海港街、城市其它區域的連結」。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NUBC)成員許俊豪(Howard Huie)支持柏路重開,「這會提振華埠商業,讓交通變得更便利」。

2023年7月26日,紐約市議員馬泰(右)、社區人士陳珍妮(中)與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成員許俊豪(左)參與市交通局的華埠連結研討會活動。(林宜君/大紀元)

公民中心住民聯盟(Civic Center Residents Coalition)成員、前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會成員陳珍妮(音譯,Jeanie Chin)則建議市交通局應該展出2009年與最新的劉錦廣場交通提案的區別。因為市府當年為了將劉錦廣場遷到現址的對面,將巴士車道從「且林士果廣場(Chatham Sqaure)-窩夫街(Worth St)」改成「且林士果廣場-奧利弗街(Oliver St)-窩扶街」,車行方向成了一個大「Z」字,反而造成交通堵塞。

市交通局設計協調員派特森(Kaarin Patterson)負責當天展位的規劃,她表示華埠連結研討會與曼哈頓區長辦公室合作,也有通知社區組織,並且向社區派發傳單。在8月3日的第2場研討會前,交通局預計會再向社區派發更多傳單通知活動。

市交通局公眾參與小組的亞裔職員鄧雅翹(Ellie Deng)表示當天社區參與的情況不錯,活動結束前一刻,約莫回收了50份左右的民調問卷。她鼓勵社區民眾參與8月3日的第2場線下研討會,時間是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地點一樣在劉錦廣場。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規範社區日間護理 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臨華埠辦里民會
商討鋰電池制策 紐約市消防局偕商業局華埠開會
紐約茂比利街70號設計案 27日邀華埠社區線上參與
紐約華埠警民會 電單車違規惹民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