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大雙語數位教材 推動空中雙語食農教育

嘉大學生擔任數位學伴教師教導學童手作康乃馨。(嘉義大學提供)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9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為增廣學童食農雙語知識,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榮獲教育部補助「111-112年雙語數位學伴」計畫,研發食農議題導向的雙語(中/英文)系列數位教材,並培訓嘉大學生擔任數位學伴教師(以下稱:大學伴),運用網路媒介跨越城鄉空間與距離,陪伴雲林縣忠孝國小、桃園市立大華國小、臺中市立新平國小及桃園市立樂善國小,計百餘位學童透過網路進行語言即時訓練,提升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及興趣,讓雙語食農教育的種子在學童心中扎根。

嘉大執行空中雙語食農教育教導學童Local Food。
嘉大執行空中雙語食農教育教導學童Local Food。(嘉義大學提供)

111-112年雙語數位學伴計畫團隊由嘉大外國語言學系莊閔惇副教授、張芳琪教授、張淑儀副教授、黃柏源助理教授、中國文學系陳政彥副教授及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王佩瑜教授跨域組成,利用長期對食農教育關注的優勢,帶領嘉大學伴教師設計雙語數位線上教材,包括「生活與食農」、「環境與食農」、「人本與食農」三大主題,期以增廣學童食農雙語知識。教導學童使用英語,從生活經驗中循序漸進認識食物的意義,擴散到對臺灣環境的認識,對農業發展的關心,進一步拓展到人權與環境的議題。

桃園市立善樂國小學童期末線上展現雙語食農學習成果。(嘉義大學提供)

該計畫執行迄今已累計兩個學期,計畫團隊教師與大學伴為學童的線上雙語食農教育設計一系列豐富而充實的活動,於課程中利用各種學習網站,如:Cool English, Google Jamboard, Wordwall等,讓學童在遠距學習下,能有效率的學習。此外,課程中加入獎勵制度,使用Class Dojo加分制度,學期末時依照得分數兌換小禮物。夥伴國小主任在期末線上會議時表示,學童迫不急待詢問雙語食農教育課程何時開始,顯見學習動機提升與成效良好。

採用Class Dojo加分制度,期末依得分兌換小禮物,圖中為大華國小學童。(嘉義大學提供)

計畫對大學伴的甄選與培訓相當重視,大學伴本身需具備中級以上英文檢定證明,有來自財金學系、外語學系、教育學系、體健學系及輔諮學系碩士生等,帶著教學熱情投入這場別具意義的教學計畫。財金學系輔修外語學系的李曉妍同學表示,看到小學伴從一開始不太熟悉發音、句型,到最後積極嘗試單字發音跟唸句子,她在語言學習的成長是參與計畫最大的成就感。該計畫不僅提升小學伴的語言力與數位科技力,也讓大學伴對創新教學推動食農教育有更深的體會。

桃園市立樂善國小學童開心收到小禮物。(嘉義大學提供)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