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工館機器人修護 民眾身臨其境零距離

科工館在典藏庫現場進行科技文物的修護展演,首先推出「鐵克納」與「賽恩絲」機器人修護。(科工館提供)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開放式典藏庫」自5月起每週二上午9點半至11點半,在典藏庫現場進行科技文物的修護展演,並首先推出開館初期伴隨大家一起成長的「鐵克納」與「賽恩絲」機器人修護,有興趣的民眾可一起置身其境,親歷科技博物館專業文修護的實境氛圍。

「開放式典藏庫」位於科工館地下一樓,是一個呈現科技文物研究、典藏、保存與修護的空間,自今年起推出一系列工作坊,如:近期配合時事的「幻震療癒—地震儀體驗坊」、館內典藏強項也是正展出中的傳播科技特展延伸加碼;另有印刷類科技文物相關的「體驗臺灣第一部活字版印刷機活動」、「『活印趣』活字排版工作坊」、「早期印刷術體驗活動」、「小小活版印刷員體驗營」等,以及規劃中的早期縫紉機、各式科技文物維護等,讓民眾可親身體驗從前的印刷職人和家中長輩,如何操作這些退役許久的科技產業機具文物。

舊的機具文物需要定期保養維護,科工館的文物修護展演有別於其它館所的形式,民眾不需要隔著玻璃窗觀看,而是可直接與修護人員進行對話,了解各種材質的文物保存維護觀念與做法。

這次科技文修護展演首先出場的「鐵克納」與「賽恩絲」機器人,開館初期它們出雙入對定時在大廳發聲迎賓,吸引許多民眾駐足圍觀。因內部零件老舊,2018年退役成為科工館的典藏文物。在休息6年後,經過維修,5月起終於可以和大家再見面了。

但現在這一對機器人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頻繁地工作,且又必須定期保養與維修,因此安排在每個月第2個星期二在開放式典藏庫的文物維護區進行修護展演,有興趣的民眾5月起可安排好行程,來開放式典藏庫一探究竟。◇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