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治療、預防致殘 一文看懂!

文 / 李梅 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早期症狀易被輕忽而貽誤治療時機。如何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些症狀?(Shutterstock)
人氣: 1169
【字號】    

當出現晨僵、關節腫脹、疼痛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檢查,以排除患上類風濕關性節炎的可能,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輕忽而貽誤治療時機。如何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些症狀?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己身體的組織時,就可能發生類風濕關節炎症狀。出現疼痛和炎症的部位包括:手和手指、手腕、膝蓋、腳踝、腳和腳趾。與普通關節炎不同,類風濕關節炎會影響到關節內膜,引起疼痛腫脹,導致骨頭受損、關節畸形。但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僅影響關節本身,還可能致殘,引發全身性疾病症狀。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總結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1.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由於免疫異常而導致的關節發生炎症、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疾病。炎症不僅影響到關節,還可以擴散到全身其它位置,包括肺、心臟和眼睛等器官。

作為一種典型症狀,關節僵硬症狀最有可能在早晨醒來時出現,稱之為「晨僵」,並且通常會持續超過30分鐘。此外,患者可能會感到比平常更疲勞,並且關節周圍可能會出現發紅、疼痛和腫脹。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僵硬症狀最有可能在早晨醒來時出現,稱之為「晨僵」。(Shutterstock)

2.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易誤診

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包括晨僵、手腫脹以及關節疼痛。女性出現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診為一般骨關節炎,而男性則多被誤診為痛風,從而延誤治療。

雖然這三種疾病都會導致關節疼痛和僵硬,但它們發病原因有很大不同。一般骨關節炎是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炎症和損傷而帶來的軟骨損傷;痛風則是由於尿酸晶體引起的炎症;而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是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關節內膜而造成的損傷。

此外,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發生在身體兩側對稱的關節中,這也與其它類型的關節炎不同。

3. 留意早期症狀很重要

根據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網站,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較早期階段,在出現關節發紅或腫脹症狀之前,可能只是感到壓痛和疼痛。此時,應該繼續密切關注這些症狀的發展。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

  • 關節疼痛、壓痛、腫脹或僵硬,持續六週或更長時間;
  • 晨僵​​持續30分鐘或更長時間;
  • 不止一個關節受到影響;
  • 小關節(手腕、手腳的某些關節)通常首先出現症狀;
  • 身體兩側的相同關節出現症狀。

此外,許多患有RA的人會感到非常疲倦,有些人可能會發低燒,而且這些症狀可能會反覆出現。出現的大量炎症和其它症狀表現稱為耀斑,症狀嚴重的時候被稱為耀斑期,耀斑可持續數天或數月。

4. 兩年內病情迅速發展,致關節嚴重受損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也就是關節會不斷受損,在一生中不間斷進行。但日本過敏內科醫師高桑由希子在其監修的文章中指出,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會在兩年內迅速發展,在之前的階段,即使你感覺關節的腫脹和疼痛不太嚴重,但關節內部其實已經不知不覺中出現了炎症,軟骨和骨骼遭腐蝕破壞,導致關節功能下降、出現畸形。然而,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就可能阻止這種進展,過上幾乎和以前同樣的正常生活。

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會在兩年內迅速發展,在之前的階段,即使你感覺關節的腫脹和疼痛不太嚴重,但關節內部已經不知不覺中出現炎症。(Shutterstock)

5. 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各種併發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症,影響的不僅僅是人的關節。對某些人來說,這種疾病還會損害身體的多種系統,包括皮膚、眼睛、肺部、心臟和血管等,相關的炎症如果擴散到身體這些部位,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皮疹、肺炎、淋巴瘤、心臟病等。

雖然新型藥物已大大改善了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案,但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仍會造成身體殘障。

6. 哪類人容易患類風濕關節炎

有5種類型的人可能更容易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類風濕關節炎患病風險與5個因素有關:

• 性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類風濕關節炎。在美國,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著超過130萬人,女性的發生率約是男性的2.5 倍。(延伸閱讀:風濕病女患者是男性5倍!初期症狀一定要知道

• 年齡,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於40~60歲,但有些人30歲以上就該小心。

• 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類風濕關節炎,那麼本人患該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 吸煙,吸煙會增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並使病情惡化。

• 體重超標,超重者患類風濕關節炎的風險更高。

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2.5 倍。(Shutterstock)

7.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展階段

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網站,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進程一般分為如下階段:

第一階段: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階段,由於關節周圍組織發炎,患者會感到疼痛和僵硬。但這個階段進行X光檢查的話,尚無法探測出骨骼的破壞性變化。

第二階段:炎症已經開始損害關節軟骨。此時,患者會感覺關節僵硬,並且活動範圍受限。

第三階段:炎症非常嚴重,骨骼會進一步受到損害。與第二階段相比,疼痛和僵硬程度進一步增加,活動範圍更加受限,並且從身體外觀上會發現明顯變化。

第四階段:在此階段炎症停止,但關節受損繼續惡化。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腫脹、僵硬和行動不便。

類風濕性關節炎分期。(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8.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方式

臨床專家主要根據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包括射線、超聲波、磁共振成像MRI)來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液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發現是否存在炎症和血液蛋白(抗體),影像學檢查則主要查看關節磨損的情況。

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網站,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包括改變生活方式、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其中,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包括:

· 抗炎藥物:包括布洛芬等止疼藥以及COX-2抑制劑。

· 類固醇:緩解症狀的激素類藥物包括可的松等。

· 改變免疫系統來減緩疾病進程的抗風濕藥物:包括甲氨蝶呤、羥氯喹等。

· JAK 抑制劑:單獨服用甲氨蝶呤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JAK 抑制劑,包括托法替尼(Xeljanz®)等。

· 生物製劑:如果抗風濕藥物效果不佳,還可以服用生物製劑,原理是針對引起關節炎症的分子而緩解症狀,生物製劑往往會在兩到六週內迅速起效。主治醫師可能會單獨開藥,或與甲氨蝶呤等聯合用藥。

儘管有很多藥物可以緩解或抑制症狀,但通常都不能根除這種疾病。

此外,中醫師採用針灸、按摩、草藥等方式來減緩疾病進程,在臨床試驗中,其療效也逐漸為現代醫學所認可。

9. 鍛鍊和飲食的重要作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果缺乏鍛鍊,將導致關節活動能力和肌肉力量的喪失,而這種狀況又反過來導致關節穩定性降低,加劇疼痛和疲勞症狀,規律鍛鍊有助於預防和扭轉這種不利情況。建議根據疾病不同階段選擇適合的運動,運動前可先諮詢自己的治療醫師。

飲食無法治癒類風濕性關節炎 ,但正確的食物有利於控制炎症發作,提供身體所需營養,並保持健康的體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超重會增加關節疼痛的壓力,並可能降低某些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的療效。此外,身體脂肪會產生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從而促進炎症發作。

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建議患者選擇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肥魚、富含抗氧化物質的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橄欖油等天然健康食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選擇中,地中海飲食受到廣泛推崇,甚至被稱為關節炎患者的「終極食物」。

營養的、植物性的飲食,有助於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Shutterstock)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有助於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Shutterstock)

10.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殘障疾病嗎?

《美國殘疾人法案》(ADA)規定,殘障疾病是一種限制一項或多項主要生活活動的身體或精神障礙。如果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到患者的工作能力,那麼患者將有資格從社會保障管理局那裡獲得相應的殘疾福利。

本文參考資料:

· https://www.arthritis.org/diseases/rheumatoid-arthritis
·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4924-rheumatoid-arthritis
·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rheumatoid-arthriti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653
· https://oishi-kenko.com/tieups/87?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孫誠◇

推薦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