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寧送外賣不進工廠 中共製造業雪上加霜

人氣 5505

【大紀元2024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近年來,年輕人「不願進廠」的現象在中國大陸就業市場日益顯著。因在工廠做工辛苦,薪水低還沒有前景,有的「00後」(2000年及其之後出生的人)寧願選擇送外賣,也不願進工廠。令本就缺乏人才的中國製造業,雪上加霜。

分析: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工廠

近年來,「年輕人不願進工廠」的話題持續受到關注。近日,擁有61萬粉絲的自媒體人「大掌柜」表示,最近有不少人問他,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的原因是什麼,僅僅因為工資低和待遇不好嗎?

他分析說,因為有些工廠的工作是階段性的,不是長期的工作。一段時間缺人,過了這段時間就不需要這麼多人了,就要裁人。也就是說工作不穩定,這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的原因之一。

他說,年輕人寧願送外賣、送快遞、開網約車,幹這些工作雖然也被認為「丟面子」,但對比工廠的各項條件,工廠的一些條件是年輕人不能接受的,人家認為在工廠幹還不如送外賣。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掌柜」表示,如果工廠的工資足夠吸引人,不給年輕人空頭支票,年輕人還不願意進工廠嗎?

他說,「就像經常說的,為什麼現在大齡男女青年這麼多,為什麼他們都不願意結婚了?這不明擺著嗎,房價那麼高,工資那麼低,他們有條件結婚嗎?就像現在天天嚷嚷著,大家要趕緊消費,讓國內的經濟好起來,但是老百姓沒錢咋消費?」

工廠裡難見「00後」

據《明報》最新報導,李雯是一個00後,她在專科學校學習高鐵乘務專業,畢業後嘗試了多份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但都覺得不適合自己,最終放棄了所學專業。經過多次面試和嘗試辦公室工作未果後,她決定先找個工作做著,於是進入了天津市一家生產安全配件的加工廠。

在廠裡,她發現自己是年紀最小的員工,大部分同事都是40歲左右的女性,30歲左右的也很少。她平時見不到同齡的新朋友。

不僅在天津,全國製造業發達的蘇州市也面臨招不到年輕人的問題。三皮(化名)在某德資世界500強企業已經工作近10年,目前是工廠管理層。他表示,廠裡的大多數員工都是「80後」。

第一代進廠的農民工主要是「改革開放」初期湧入的農村人口,第二代以「80後」為主,如今的第三代民工則是「00後」。這些年輕人被視為不願進廠的一群。

三皮說,與以前加班加點不同,工廠限制加班時數已是常態。因為實體經濟不好,都在降低成本。因為產品做出來賣不出去就會變成呆滯庫存,呆滯庫存又會產生庫存費。

而且「產線工作枯燥單一,工資也不高,還要受人管,一線管理產線的人文化水平也一般,運氣不好,還會碰到一些江湖混子。」

三皮分析年輕人不願進入製造業的原因,指年輕人願意選擇自由的散工、送外賣,或者當個網約車司機。

來自河南安陽的網約車司機孫大叔對此深有體會。他們夫妻倆在北京謀生,兩個孩子在老家。孫大叔曾是建築工人,建築行業不景氣後改在工廠打散工。今年以來,工廠崗位供不應求,薪金大幅減少,他只能靠開網約車維持生計。

中共製造業人才缺口將近一半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4月30日發布的《2023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民工總量2億9753萬人,年增191萬人,總數創下新高。當中逾8,182萬人從事製造業。其中,16至30歲年輕民工佔16.6%(約4939萬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佔84.2%(2億5052萬人),初中程度是1億5501萬人為最多。

文化程度低也不適應工廠的招聘不斷提高的標準。三皮提到,如果沒有一定學歷或專業技能,年輕民工很難進入好的工廠。他說,現在工廠自動化程度提高,對工人的技能要求也相應增加。這也是普通工人工資無法大規模上漲的原因之一。過去三年的疫情讓實體經濟面臨巨大挑戰,工廠更傾向於精簡結構,能用機器代替的就不會用人工。

有研究指出,每增加一個工業機器人,就會有1.6名工人(在某些領域甚至達3.3人)失業。這種情況在勞動密集型工作和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均領先的中國尤為明顯。

據中共工信部發布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到2025年,中共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總量為6191.7萬人,而人才需求缺口為2985.7萬人。

「年輕人不願進工廠」的難題近年來愈發突出。今年中共兩會召開前夕,中共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委邵馳表示,技能型人才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目前中國的技能型人才隊伍存在總量不足、結構不優、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

當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招募裝配線工人難,製造商也對智能製造領域的工程師等技術人才的短缺表達了擔憂。教育體系未能培養出市場急需的人才。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美眾院聽證會 商務部長籲重建晶元製造業
製造業無薪假跌破萬人 台勞動部:部分小型業者停止實施
製造業訂單回穩 實施無薪假人數降為8247人
製造業去年投資收手 固定資產增購年減23.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