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猛打「救市組合拳」專家析難走出困境

人氣 3817

【大紀元2024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近日,中共再推出重磅「救市組合拳」。北京一直在救市,但收效甚微。專家認為,中國房地產體量過大,政府救市的幅度過小;中共內外交困下,房地產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中共救市不過是政權保衛戰,成敗關乎中共存亡。

「救市組合拳」難奏效:內部巨債 外部或制裁

上週五(5月17日),中共央行連發三個通知,取消全國首套和二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下調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款至15%,第二套房首付降至25%。

之後,央行又稱擬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預計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前內蒙古政府法律顧問室執行主任杜文對大紀元表示,如果加上前三項措施,預計釋放資金在萬億以上。雖然低於外界預期,但這是迄今為止,中共最大規模的房地產救市行動。

「他們期待市場在此強刺激下自行修復,但結合以往對股市和房市的救護歷史,我完全持悲觀看法。」

杜文解釋,如果國際形勢不發生重大變化,則有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日前美國對中共外交產生了新的轉向,對中共與俄羅斯的深度合作深表擔憂。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高調訪問中國,與中共黨魁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稱,「深化戰略夥伴關係」。而美國及歐盟領導人多次警告,拒絕中共目前的腳踏兩隻船策略,要求中共必須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做出明確選擇。

杜文認為,中共左搖右擺之際,一旦美國在此關鍵時刻投下重磅制裁炸彈,北京能否承受,會成為巨大問題。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環境更加惡化,尤其是在外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內部政策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目前的方法是典型的飲鴆止渴,本來中共政府的債務已經世界第一,公共債務危機是與房地產危機和金融危機並行的三大危機之一。他們的方法是以無限透支共產黨信譽的方式集中做大政府債務危機,以一個大危機來化解兩個小危機。」

他說,這樣做有掩耳盜鈴之嫌。按這個模型繼續往下走的後果是人民幣崩盤。「因為當貨幣超發到一定程度,它的國際匯率首先就會崩潰。這無疑會對中國的出口和國內整體經濟造成九死一生的重創。」

當局極盡美化數據 「水分太大 太假」

中共近年來一直在救房地產業,但週一(20日)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10.4%,較第一季(-6.7%)擴大,仍顯示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居民購房意願不足,開發商資金緊縮等問題。

此前當局公布,1—4月新房待售面積為3.91億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成長24%。4月房地產投資當月同比下降至-10.5%,1—4月累計為同比-9.8%,比2023年下降0.2個百分點。

4月70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房價和成交量環比跌幅均創2015年來新高。全國房地產待售面積達到7.46億平米,已超過2016年2月創下的高點。

曾在政府工作的杜文,因不願與上級同流合污貪污和挪用公款,曾被陷冤獄12年。他說,「我們所有的職務犯都不信任何的公開統計數據,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東西水分太大、太假。目前看到,即使是官方上了十級美顏的房地產數據還是那個樣子。」

杜文認為,這個數據趨勢完全是全面崩盤之兆。這種情況可謂萬分危急。

預期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央行此次拿出3000億,希望能撬開各個銀行5000億。中國問題專家王赫20日對大紀元分析,力度現在是比較小,中共現在還沒有說傾國家之力來救房地產。

中國的房地產體量超大,按照一些機構的估算,2020年房地產市值規模達到了450萬億元,是當年GDP的4倍多。

王赫認為,「這麼大一個房地產體量,說明什麼?它綁架了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綁架了中國的地方財政,綁架了中國的銀行貸款,也綁架了中國民眾的財富。」

中國民眾的財富70%都在房地產上。王赫說,這個泡沫非常大,一旦破滅,就是個滅頂之災。去年當局稱,中國經濟GDP達126萬億,就這麼大體量,也無法承受房地產泡沫破滅。

第二,王赫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情況是高度扭曲的,跟日本和美國有很大區別,他們可以通過市場經濟自然釋放出去。而中國通過20年樓市的發展,是一個反現代化的行為,房企、地產商跟政府、黑社會結合起來,對中國人進行收割。

王赫質疑,央行只釋放三千億,要國企、國家隊來收購房地產,但資金足夠嗎?收購時,對那個項目資產的評估估價,是按照市場原則正常估價,還是人為地進行壓低,變相搶奪?中共三令五申搞「白名單」制度,實際各大銀行都是暗中抵制等,很難實行下去。

杜文則披露,「其實中共黨內就當前的經濟形勢討論日久,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不錯,所有的問題都是信心的問題。如何讓世界和民眾重拾對共產黨的信心是最大的焦點。」

「一種觀點認為,走出困境的最根本方式是進行政治體制調整,向右轉,重回改革開放,與西方重歸於好,否則輸再多的血都沒用;另一種觀點是繼續加強中央極權,走先軍政治、安全第一的朝鮮式路線。而習近平在這兩種觀點中左右搖擺。」

杜文認為,「總體來看,雖然這次的救市行動規模空前,但能否真正實現預期效果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國內經濟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加上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中國經濟未來走向根子還是在於政治。」

分析:習救市是政權保衛戰 成敗關乎中共存亡

房地產對中共政權至關重要。杜文認為,房地產穩定則金融穩,金融穩則經濟穩,經濟穩則共產黨政權穩。反之則共產黨政權不在。

有分析認為,此次對房地產放大招或紓緩「短痛」,卻可能造成風險,押注的成敗關乎「國運」。杜文表示完全贊同這種說法,「這個比喻很貼切。因為這個事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由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拉動,而投資和消費是圍繞房地產而展開。房地產事關裝修、建材、家電等多個行業,是就業與消費的核心動力。

更為關鍵的是,杜文說,「房地產的巨量稅收,一直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比財政源泉更重要的是,房地產與金融機構深度綁定。銀行要是崩潰了,老百姓的所有資金都會一夜蒸發,後果不堪設想。」

杜文表示,習一直都知道房地產是灰犀牛,必須制止房地產市場過快擴張、房價過快上漲。各地都在為了嚴控指標搞一刀切。結果房子能賣時不讓賣,現在沒人買時再放開,為時已晚。

「我聽多位生命走入最後盡頭的市長們同我反思過,不是地方出了問題,不是習近平的腦子出了問題,而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搞中央極權、一刀切政治的政治體制出了問題。」

「這種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權、市場缺乏自由與靈活性的政治體制,註定了經濟部門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結局。」「大家普遍認為,習近平最需要的反思是政治體制改革方向問題。如果再不進行政治轉向,就死定了,到時候為時已晚。」

他認為,「一旦房價崩塌,房地產行業停擺,政府運作會受嚴重影響,就業、還貸就會出問題,一旦還貸出問題,銀行壞帳暴增,銀行就會倒閉,銀行一倒閉,老百姓存在銀行裡的錢就灰飛煙滅了。當老百姓的利益灰飛煙滅的時候,就是民心盡失、喪失政權的時候。」

「所謂政權就是一個人心相背的問題。因此對於習近平來說,所謂的救市就是在救中共政權。因此我稱本輪習近平的救市是政權保衛戰。」◇

責任編輯:房夏焥#

相關新聞
蘇昂:三個老闆的境遇與國進民退、經濟形勢
網文:中共從四方面救樓市 最多只能救一時
【拍案驚奇】中共沒錢了 借來一萬億要怎麼花?
調查:今年大陸房價將下跌5% 銷售下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