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遙望八瑤灣藝文活動

高士部落族人穿著傳統服飾,表演歌舞劇。(周永田提供)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屏東報導)今年是牡丹社事件發生150週年,屏東縣政府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以「遙望八瑤灣藝文饗宴計劃」為主題,回顧歷史事件,促進文化交流,並追求和平與團結。

高士部落張順枝vuvu參與祈福儀式。(周永田提供)

八瑤灣藝文饗宴計劃系列活動

5月18日至19日,在高士部落野牡丹神社公園舉行「野牡丹qaculju」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包括歷史劇、歌舞劇、靜態展覽、文創市集、草地音樂會及和平之旅野牡丹花祭等。吸引許多高士青年返鄉參與,並了解歷史脈絡,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高士部落族人,傳統服飾美麗吸睛。(周永田提供)

傳承歷史 堅守家園

高士部落族人穿著傳統服飾,透過歷史劇讓下一代明白150年前牡丹社事件的歷史意義。牡丹社事件的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在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決心。去年,石門古戰場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已登錄為屏東縣史蹟。

高士族人們英勇捍衛家園。(周永田提供)

青年論壇聚焦在地議題

5月18日,由高士青年會主辦的「kuskus青年論壇」邀請三位在土地、文史及文化資產活化方面有實際經驗的青年講者分享見解,希望提升部落青年對這些重要議題的關注與參與。

5月18日高士青年會主辦「kuskus青年論壇」。(周永田提供)

回顧歷史 面向未來

屏東縣政府於5月22日啟動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傳統競技活動、風域祭、國際交流講座及小旅行等。縣長周春米表示,這些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希望透過了解過去,推動和平與多元文化的尊重。

八瑤灣藝文饗宴計劃系列活動,讓下一代明白歷史真相。(周永田提供)

重現歷史 展望和平

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半島發生事件,當時美國駐福爾摩沙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原住民達成了「南岬之盟」和平協定。然而,羅妹號事件後四年,即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遭遇船難,漂流至恆春半島的八瑤灣,因誤解而發生了八瑤灣事件,最終導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這兩起事件都是影響台灣的重要歷史事件。

屏東八瑤灣。(周永田提供)

「在大航海時代,屏東作為世界認識台灣的入口,雖因語言和文化隔閡引發了衝突和誤解,留下歷史傷痕,但也為日後文明世界帶來了相互尊重與交流的契機。」周春米認為,誠實面對歷史,了解事件真相,擁抱並接納彼此,才能繼續向前邁進。

八瑤灣海邊景色。(Wish Lin提供)

縣府於21日邀請牡丹鄉長潘壯志、部落族人代表及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參與祈福儀式,在傳統歌謠的悠揚旋律中,回憶150年前的歷史事件。當年的隔閡與誤解已轉化為今天的理解與包容,讓後代學會守護愛與和平。

周春米認為,誠實面對歷史,了解事件真相。(屏東縣政府提供)

族人的堅韌與勇氣

牡丹國小主任高加馨回顧了對牡丹社群歷史的調查研究,強調了緬懷先人英勇抗戰精神的重要性。希望後代子孫能學習祖先的堅韌意志,並期待未來不同民族間的理解與尊重。

牡丹國小主任高加馨回顧牡丹社調查,強調緬懷先人英勇抗戰精神的重要性。(周永田提供)

「遙望八瑤灣藝文饗宴計劃」系列活動日程

5月18日-19日:高士部落「野牡丹qaculju」活動

5月22日: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儀式

6月30日:屏菸原民館「繪本暨特色教學成果展」

牡丹社事件歷史的河流走到現在,適逢150週年。(周永田提供)

6月至8月:重返歷史址蹟健走及傳統競技活動

7月:風域祭開幕記者會及牡丹遊客中心啟用

11-12月: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展覽、部落小旅行及國際講座

周春米邀請高士部落族人參與開幕式。(屏東縣政府提供)

就如同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主視覺,以「PEACE/和平」及「Marasudj/團結合作」為核心,主視覺元素皆取材自排灣族圖騰、石門天險地形地貌及族語,祈願天地無烽火,願永世皆太平。

縣長周春米邀請更多朋友共同參與這一系列活動,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為和平與團結努力,讓愛與和平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高士部落的女士們溫柔婉約又大方。(周永田提供)

責任編輯:黃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