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0萬人集結立院訴求 民眾:立法院比漫畫更荒謬

抗議民眾舉著「我藐視國會」手板。(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22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數十民團、上萬民眾24日集結在立法院外青島東路提出訴求,包含國會職權修法法案退回重審。據主辦單位表示,截至24日晚間9時,現場民眾已突破10萬人。《大紀元》採訪現場民眾,他們是家庭主婦、學生、志工等人的心聲,他們覺得應該為民主發聲,也提到近期立法院發生的事情實在太荒謬了,比漫畫劇情更荒謬。

民眾24日集結立法院外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抗議國會職權修法,入夜後人潮持續增加。
民眾24日集結立法院外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抗議國會職權修法,入夜後人潮持續增加。(中央社)
立院外青島東路、濟南路的聚集了許多抗議民眾。
立院外青島東路、濟南路的聚集了許多抗議民眾。(宋碧龍/大紀元)
民眾手持「天滅中共」標語。
民眾手持「天滅中共」標語。(宋碧龍/大紀元)
立法院場外民間團體持續發起「我藐視國會」行動。
立法院場外民間團體持續發起「我藐視國會」行動。(宋碧龍/大紀元)
圖為立院外抗議民眾。
圖為立院外抗議民眾。(宋碧龍/大紀元)
圖為立院外抗議民眾。
圖為立院外抗議民眾。(宋碧龍/大紀元)

一位42歲的家庭主婦帶著她的國中生孩子前來,她說,十年前太陽花運動時,孩子還小,她無法參與,但十年後小孩長大了,「換我要來站出來,帶著我的孩子一起來傳承這個民主的精神。」

她坦言,她無法看著好不容易建造的十年台灣盛世、民主制度,如此輕易的被藍白以非常粗暴的方式毀憲亂政,輾壓脆弱的民主跟言論自由,這是她選擇站出來並帶著孩子來到現場的原因。

至於站出來的意義,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展現真正的民意,她們尊重選出來的立委,但有些立委卻仗著是鐵票區就照自己的意思行動,但台灣還有很高比例的人的聲音需要被聽見,「裡面的人不認真聽,那我們就站出來讓他們聽見。」

她的孩子表示,他請假來這裡,除爸媽支持外,他覺得他們應該為他們未來的民主發聲。

一名教育工作的創辦者引用「不肯沈默的公雞」繪本,他說,本書中,有人希望安靜的社會,但在這樣的社會裡有隻公雞願意為自己、他人唱歌。鎮長問,「如果你死掉了,你是不是就不能唱歌?」公雞說,「對,我死掉了就不能唱歌,但是有一首歌會更有力量,那首歌就是眾人一起唱的歌。」

所以,他認為,人民的聲音、全部的力量加起來會是非常有力的事情,所以他在這裡做的事情就是讓人民的力量能夠發聲。

一名攜著小孩的媽媽說,她小時候只知道立法院會打架、吵架,後來懷孕時遇上太陽花事件,才發現「政治跟我們息息相關」,於是就帶著小孩認識台灣,「因為這是他未來要生活的地方。」

這位媽媽直言,就連小學生都知道,要投票時要講清楚喔,然後也要記名,說清楚法案是什麼內容,他們今天沒有透過討論就要決定這件事情,「連小學生都知道不行,為甚麽他們不知道?」

「立法委員是我們選的,我們為什麼要被他控制呢?」,一名75歲的長輩強調,他們來到這裡就是給立委講說,「台灣人不是笨蛋」,大家都很清楚,你要按照規則來,黑箱作業就是沒有民主,「我們不要變成香港、不要變成中國。」

一位高二學生說,雖然他原本要上課,但這是比一天的課來說更重要的東西,讓他覺得現在就要站出來,也許不一定能改變結果,但會以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式抗爭,理性表達訴求、分析問題,希望他們可以聽到。

一位23歲的碩士生說,之前雖有上萬人,但國眾仍沒有把外面人民的聲音當成一回事,但是不論如何,這是她的義務,當她覺得權利被侵犯時,她應該站出來,表態才能讓國眾知道,這是民主國家,「不可以用他們所謂的民主來踐踏我們的民主。」

該名碩士生也提到最近一部漫畫的劇情,他說,她覺得這東西已經很荒謬了,但看到國眾發出聲明,他認為更荒謬,沒有想過「我們國家的立法院,我的生活可以比漫畫的劇情還要再荒謬。」

一名志工談到為何要在這裡,他說,傅崐萁可能不怕無法連任,但有其他立委如果被大眾看到這些畫面,就可能讓其無法成功連任,就可能改變立委們的決定。

另一名志工坦言,與其在家裡覺得焦慮,不如把焦慮轉化成行動,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對立法院裡面有影響,但一來可以化解焦慮,也能看到很多人站在一起,二來就是「有行動就會有改變的可能,我是這麼認為。」

醫療站的牙醫史書華表示,他們有過大規模群眾抗議的醫療救援援助經驗,所以在5月17日當天晚上,他知道以國會現在的狀況,他們一定是要馬上上街頭的,所以他作為召集人,他號召以前的同伴並募集新血成立醫療團隊。

另一位醫療站的醫師說,之前三一八學運時,他負責架設醫療站,因為不想看到來陳情、陳抗的民眾有中暑、虛脫、脫水的可能,所以他就想說,既然他是醫師,他就留在那邊;這幾年,每次有這類型的活動,他們都會相約來架設醫療站,幫助需要的人們。◇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