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亮麗 但被住房成本蒙上一層陰影

人氣 694

【大紀元2024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畏編譯報導)美國通貨膨脹正在降溫,股市也蓬勃往上,薪資水準在不斷上漲,就業機會也不少,看起來美國經濟欣欣向榮。但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認為這是開香檳的時候。

CNN網站6月13日報導,儘管民意調查顯示,人們普遍對自己的個人財務狀況「感覺良好」,但良好經濟數據和個人或家庭的經濟窘迫顯得不一致。美國在整體經濟上有不少好消息,但美國人覺得經濟狀況不像表面數據那樣光鮮。這裡有一個不可迴避的巨大原因,就是租金和房屋價格在總體上仍然太高。

上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3.3%(年率),意味著日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平均比一年前高出約3.3%。在零售公司高層意識到客戶已經受夠了他們的定價策略後,一些大型零售商開始下調某些商品的價格。

如果再看看「超級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不包括食品、燃料和租屋或購屋成本的非官方數據,那麼經濟狀況就更加樂觀。超級核心物價指數僅比一年前上漲1.9%,正好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央行都認為的最佳水準。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需要面對食物、汽油和住房成本。

今年5月,住房成本——包括租金和估計購房成本——比一年前上漲5.4%,比4月略有改善,遠低於去年3月8.2%的峰值。但疫情爆發前,房屋通脹率通常每年上漲3.5%左右。

「這像是一輛18輪大卡車在山頂上剎車下行。我們知道房價會下降,但下降速度很緩慢。」德克薩斯州公寓開發商Madera Residential公司經濟學家兼投資策略主管傑伊‧帕森斯(Jay Parsons)表示。

CPI不衡量購屋成本,而目前的購屋高成本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噩夢。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三以一貫低調的風格表示:「住房形勢很複雜。歸根結底,我們能為房地產市場做的最好事情就是降低房價通脹率,這樣我們就可以降低利率,讓房地產市場繼續正常發展。」

但是,房屋市場困境依舊:房屋庫存量低,抵押貸款利率幾個月來一直在7%左右徘徊,房價持續上漲至歷史新高。所有這些因素都匯聚成一個困境,很少人能負擔得起換房費用,直接買得起房的人就更少。

另一方面,買得起房不等於養得起房。根據Bankrate最近的一項研究,美國房主現在平均每年在房屋抵押貸款之外支付18,100美元的房屋相關費用。這些費用包括房產稅、保險、維護、能源和各種其它費用。這比四年前增加26%,當時維護一套房屋的平均年成本為14,400美元。

有一些早期跡象表明,房地產市場正在變得緩和。Zillow最新市場報告發現,賣家正在重返市場,但他們發現買家已經失去了一些購買熱情。

5月份的房屋銷售額比去年下降6%。報告顯示,這有助於部分補充住房庫存,市場上房屋數量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的去年相比,增長22%。庫存仍比疫情前的數量低34%,但這是三年多來最小的缺口。

「過去推遲掛牌出售房屋的房主可能已經等得不耐煩了。」Zillow地產的高級經濟學家奧菲‧迪沃蓋(Orphe Divounguy)表示。同時,通貨膨脹和高利率雙重打擊了首次購屋者,也減少了購屋競爭。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價格增長將在明年趨於平穩或下降。」迪沃蓋也表示。當然,正如鮑威爾在週三演講中指出的那樣,房屋通脹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正常化。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美國經濟數據走強 抵押貸款利率跳回7%以上
美國經濟強勁 美元強勢或將超預期
美國經濟在2025年將硬著陸?經濟學家解析
泰勒絲倫敦開唱遇飛蟲入口 狂咳表情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