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因素導致中國人出境遊遲遲難復甦

人氣 11920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4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由於中國經濟持續疲軟、人民幣貶值導致出國成本上升,以及簽證難度加大,中國人出境遊從疫情中復甦的趨勢正在減弱,中國人更多的選擇國內遊或短途出國遊。

路透社6月16日報導,大批中國在疫情前出境遊,在中共取消清零並重新開放邊境18個月後,中國人海外旅遊的復甦落後市場預期,中國旅遊的形態正在發生變化,國內旅遊激增。

中國消費者變得更加節儉

受房地產危機持續、失業率高企和中國經濟前景黯淡的壓力,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消費者變得更加節儉,引發從旅遊到汽車、咖啡和服裝等各種商品的打折大戰。

去年,中國人出國旅遊8700萬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40%,行業觀察人士表示,自今年2月份中國新年以來,出國旅遊的速度有所放緩。根據聯合國旅遊數據,去年中國遊客的支出比2019年減少24%,而美國遊客的支出則增長14%。

自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逾2%,增加了中國遊客出國旅遊的人民幣成本。

諮詢公司奧緯諮詢駐香港合伙人伊姆克·沃特斯(Imke Wouters)表示,「實際上,我認為消費者比去年更加注重成本,你也會看到這影響了旅遊趨勢。」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國內旅行激增,五一假期期間,國內旅行人數創下2.95億人次的紀錄,比2019年增長20%以上。

Cirium(睿思譽)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航空公司的座位數比2019年同期增加16%,而國際航班減少30%。

簽證處理不便和時間過長

奧緯諮詢的沃特斯表示,自邊境重新開放以來,2023年首次出國旅行的人中有40%決定今年不再出國旅行,主要是因為許多歐洲目的地的簽證處理不便和時間過長。

38歲的北京居民王舒(Wang Shu,音譯)因無法獲得簽證而取消前往法國的旅行,轉而在國內度假。

「我試圖在3月底預約(簽證)面試,因為我計劃在5月底去觀看法國網球公開賽,但我能預約的最早日期是6月19日。」王舒說。

王舒最後改去長沙度假。

澳大利亞旅遊與交通論壇首席執行官瑪吉·奧斯蒙德(Margy Osmond)表示,中國是疫情之前澳大利亞最大的遊客來源國,現在排在第四位,今年3月份中國遊客數量較2019年3月下降53%。

據機場運營商ADP稱,前往世界上遊客最多國家——法國——的中國遊客數量,僅達到2019年水平的28.5%。

受美中地緣正在緊張局勢加劇的影響,中美航線的運力仍比2019年下降80%以上。美國國家旅遊局預計,中國人赴美旅遊業要到2026年才能完全恢復。

中國遊客數量增長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等。

此外,今年,受日元貶值推動,訪日的中國遊客數量也出現激增。

外國人前往中國旅遊的人數遠不如從前

另一方面,外國人前往中國旅遊的人數也遠不如從前。2019年,有近9800萬國際遊客來到中國。而去年只有3500萬,其中還包括商務旅行、學生等。

BBC報導,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商務與法律學院旅遊業研究中心主任黃松山將這種疲軟歸咎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

他在同行評審期刊《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上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他寫道:「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中國(中共)政府對社會法規的收緊可能會給在華外國遊客帶來不適。」

澳大利亞則建議遊客「高度謹慎」,警告「澳大利亞人可能面臨被任意拘留,或遭包括定義寬泛的《國家安全法》嚴厲執法的風險」。

美國國務院表示,由於當地法律(包括出境禁令)的任意執行以及錯誤拘留的風險,請重新考慮前往中國大陸的旅行。◇

責任編輯:葉紫微#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出境遊未復甦 中國人簽證申請僅達疫情前35%
四名美國教師在吉林遇刺 中外網民熱議
美大使談在華工作中的最奇怪場景和經歷
樓市內卷嚴重 蘇州實行買房全家即可落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