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央行:台灣經濟面臨四大不確定因素

人氣: 1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全球貿易活動漸次復甦,經濟平穩成長,各機構紛紛上修對今年GDP成長率預估值。不過,央行提醒,經濟前景仍面臨四大不確定因素,美國總統大選將對全球政經發展帶來關鍵性影響。

央行說,全球經濟平穩成長,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2.7%,持平上年,明年也持平於2.7%。台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77%,高於3月預測的3.22%。

不過,央行提醒,今年經濟仍有四大不確定因素,包括全球經濟零碎化及供應鏈重組影響經貿發展;地緣政治及氣候變遷風險增添全球通膨壓力;貨幣政策動向及債務積壓增添金融市場脆弱性;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緩慢不利全球經濟等。

央行說,美中角力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恐將對跨境貿易、資本及勞工技術等流動產生更多限制,加劇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今年多國舉行大選,特別是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將對全球政經發展帶來關鍵性影響。若經貿政策轉變,加徵關稅將致成本提升,衝擊相關產業營運,貿易摩擦增加也將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腳步,進而影響全球經貿發展。

俄烏戰爭及中東衝突升級,恐推升全球航運成本,並影響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增添全球通膨發展的不確定性;氣候變遷影響農作物生產,也使能源供應不確定性升高,全球淨零減碳措施恐增加成本上升壓力,進一步可能推升產品價格,均影響未來全球通膨發展。

貨幣政策部分,美國通膨僵固,貨幣政策持審慎立場,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歐元區6月降息,但未來政策仍具不確定性;日本依薪資與物價是否出現持續性的良性循環進行決策。各國依經濟情勢調整貨幣政策,若主要央行政策走向持續分歧,將影響國際資金流向,導致匯率大幅波動,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穩定。

地緣政治、天然災害及人口結構因素增添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加上利率走高增加債務淨利息支出,使政府債務持續積累;企業將面臨較高利率及較緊縮的融資條件,增添金融市場脆弱性。

中國部分,央行說,中國房市景氣低迷,若政府未能有效管理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恐使房地產投資嚴重萎縮,房價下跌再次制約消費信心,內需放緩將加劇通縮壓力,也不利經濟復甦。中國大陸經濟負面效應,亦將透過貿易管道衝擊與其貿易關係密切之經濟體。若政府部門持續以擴大生產及外銷來達成經濟成長目標,恐導致部分產業產能過剩,進而引發國際間貿易摩擦加劇,不利全球經濟發展。

另外,央行還分析3月國內湧現高股息ETF申購熱潮。今年以來國人積極進場投資台股,尤其3月起踴躍參與高股息ETF募集,帶動融資餘額顯著增加,並推升台股迭創新高,3月台股上漲13.8%;國內投信法人持續買超台股也是推升台股的主要力量。相形之下,今年以來至6月7日,外資僅小幅買超台股集中市場450億元。

不過,央行提出ETF可能對金融市場帶來的四大風險,包括系統性風險、助漲助跌風險、集中度風險與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等。

系統性風險部分,由於ETF是以一籃子交易模式,這將造成其成分股的交易數量與交易價格等行為越來越相似,齊買齊賣的現象更加頻繁,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提升。

助漲助跌風險部分,投資者可能模仿其他投資者的行為,形成羊群效應,特別是當多檔ETF同時追蹤特定個股時,短期內可能稀釋個股基本面之影響力,增加基本面以外之短期股價波動。

集中度風險上,追蹤標的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公司時,可能導致成分股之間具有較高的聯動性,使得成分股股價波動更趨一致;折溢價風險,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及需求決定,可能不同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情形。

追蹤誤差方面,央行說,這是指ETF報酬率與標的指數報酬率的差異程度,可能原因包括基金支付費用、基金資產與指數成分股之差異、計價貨幣及交易貨幣間的匯率差價、ETF成分股配股配息、基金經理人使用的追蹤工具及複製策略等,皆會造成ETF的資產淨值與股價指數間存在差異。◇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