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印台關係趨緊密 莫迪在施行東望政策

人氣 1695

【大紀元2024年06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Venus Upadhayaya新德里報導/李皓月編譯)莫迪(Narendra Modi)第三次宣誓就任印度總理後,他收到了來自全球各地領導人的賀電。

然而,有一位領導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台灣新當選的總統賴清德。莫迪在回覆賴清德的賀電時,不僅向其表達了感謝,還強調了作為對抗中共的前線——印度與台灣之間日益緊密的關係。

地緣政治分析人士告訴《大紀元時報》,兩位領導人之間的信息交流表明,印度的「東望政策」(Act East policy,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經濟、戰略和文化關係的外交政策)正在形成,現在已涵蓋台灣。這次友好的交流還凸顯了兩國共同關切的戰略問題,以及它們在經濟增長方面的相互依存。

夏威夷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印度項目的負責人、地緣政治分析師阿基爾‧拉梅什(Akhil Ramesh)表示,「印度的『東望政策』正在形成,同時其對『印太地區』的定義和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新德里過去一直關注東非至馬六甲海峽一帶。然而,在過去的幾年裡,它參與了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PNG)的港口訪問,並積極發展與台灣的關係,從而從馬六甲海峽擴展到了台灣海峽。」

目前全世界僅有12個國家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雖然印度尚未正式承認台灣,但近年來,兩國的外交關係一直在發展,特別是在2020年血腥的加爾萬衝突導致印中關係急劇惡化之後。去年,台灣對印度的出口增長了13%。截至2024年2月,已有近200家台灣企業在印度投資。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兼代副執行長沈明室(Ming-Shih She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大紀元時報》,賴清德與莫迪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的互動是基於彼此對對方的期待。

沈明室表示,「台灣總統賴清德需要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希望與地區大國合作以遏制中國(中共),因為印度可以從西面威懾中國(中共),台灣和印度有著共同的地緣政治利益,因此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2024年5月20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在台北總統府宣誓就職後發表就職演說。(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莫迪與賴清德的互動

莫迪與賴清德的互動發生在6月4日印度大選結果宣布後,6月9日莫迪正式宣誓就職前。

賴清德於6月5日在X上留言道,「衷心祝賀納倫德拉‧莫迪總理贏得大選。我們期待加強快速發展的台灣-印度夥伴關係,擴大貿易、科技及其它領域的合作,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

莫迪回應賴清德,感謝他的「真摯訊息」,並表示期待「更緊密的聯繫」,因為印度和台灣「致力於建立互惠經濟和技術夥伴關係」。

兩位新當選領導人之間的互動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賴清德的帖文目前已有250萬次瀏覽量,莫迪的回覆也有270萬次瀏覽量。然而,他們的互動引起了中共當局的不滿。

在6月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不僅抗議莫迪和賴清德的互動,還否認台灣總統的存在。

毛寧在回答彭博社記者提問時稱,「首先,台灣地區不存在『總統』這一職位。至於你的問題,中國(中共)反對台灣當局和與中國(中共)建交的國家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毛寧告訴記者們,中共已就莫迪對賴清德的回應向印度提出了抗議。

她聲稱,印度承諾過所謂「一個中國原則」,所以「應該承認、警惕並抵制台灣當局的政治圖謀,中國(中共)已就此向印度提出了抗議」。

2020年6月19日,在印度克什米爾的加甘吉爾(Gagangir),印度邊境安全部隊士兵在一支印度軍隊車隊正駛過通往與中國接壤的拉達克地區列城的公路時巡邏。(Yawar Nazir/Getty Images)

邁向全球共同足跡

專家表示,共同面臨的中共威脅實際上促使台灣和印度走到了一起。兩國擁有共同的利益,莫迪對賴清德的回應清晰地表明,兩國關係的發展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印度總理的回應還顯示出,印度希望從區域角色晉升為更大的全球角色。

拉梅什說,「印度正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希望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迄今為止,印度一直將自己局限為應對中共的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 Strategy)和其它挑戰的區域參與者。通過向東部的台灣和西部的東非延伸,以及最近的IMEC(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的擴展,印度希望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他表示,通過擴大全球影響力,印度的目標是「通過增加貿易和商業活動來獲得全球領導力和實力」。

沈明室表示,印度並不一定需要台灣來與中共競爭。然而,台灣的芯片和半導體技術已成為兩國之間新的合作領域,有助於印度提升其高科技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他說,「特別是台灣開始投資印度之後,未來如果印度想要提升半導體技術或人工智能發展,台灣就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在莫迪的第二任期內,印度政府於2021年投資100億美元啟動了國家半導體計劃。今年年初,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印度內閣批准了三個新工廠的建立,預計將創造2萬個先進技術崗位和約6萬個間接就業機會。

其中最具戰略意義的項目或許是印度塔塔集團(Tata Group)與台灣力積電(PSMC)合資110億美元的半導體製造廠。該工廠將位於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多萊拉(Dholera)。

據台灣在印度的外交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中心表示,截至今年2月,台灣在印度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石化、鋼鐵、航運、鞋類製造、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金融和建築等行業。

沈明室預測,未來台灣與印度的關係將繼續深化和加強。

他說,「隨著兩國關係的逐步加深,除了開放經濟、貿易和科技交流外,也許在安全和國防工業方面也會開始增加合作。印度需要加強其國防和航空工業能力,而台灣需要國防工業合作市場。」

2024年5月23日,在北京,戶外屏幕上播放著中共環台軍事演習的新聞報導。中共當局於5月23日啟動了代號為「聯合利劍-2024A」的演習,出動戰機和軍艦包圍台灣,並誓言「嚴懲」島上的所謂「分裂勢力」。(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這位台灣分析師認為,印度不會與台灣正式建交,因為它不想與中共發生衝突。然而,如果印度想要加強經濟實力並加深對中共軍事情報的了解,就必須向台灣尋求幫助。

沈明室表示,中共當局之所以對莫迪和賴清德之間的互動感到憤怒,主要原因是出於恐懼。

「中國(中共當局)擔心台灣和印度的關係會加深,進而導致中印邊界主權問題和台灣海峽的衝突合併在一起,中國(中共)的敵人可能會形成聯盟並展開合作。」他說。

沈明室表示,這種情況對中共黨魁習近平來說將會是一場「噩夢」。◇

原文: Modi’s Nod to Closer Ties With Taiwan Suggests India’s Evolving ‘Act East Policy’: Analysts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印度總理莫迪宣誓就職 對全球意味著什麼
莫迪宣誓就職邀七鄰國領導人 回應中巴聲明
美國大選影響對台關係?AIT:美跨黨派支持台灣
橙縣僑務委員會議 拒傳播假訊息團結護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