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瑪家taugadu當家領袖 復振排灣族傳統婚禮

排灣族洪巧慧與王日昇,採用傳統婚禮。(周永田提供)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屏東報導)屏東瑪家鄉排灣部落taugadu家族的新娘洪巧慧(zuljezulj)與台東太麻里鄉新香蘭部落的新郎王日昇(rutamekan),以傳統排灣族貴族婚禮形式舉行婚禮。 族人頂著烈日高溫,穿著傳統華麗服飾,一起為新人獻上最高的祝福。儘管整個形式耗時且需要多方協調,但在瑪家鄉排灣部落傳統領袖taugadu家族當家高冠芬(zuljezulj)和禮俗委員的細膩籌劃下,婚禮在15日圓滿完成。

勇士們唱頌讚歌,家人也會跟著唱。
勇士們唱頌讚歌,家人也會跟著唱。(周永田提供)
瑪家 taugadu 當家高冠芬(zuljezulj)表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瑪家 taugadu 當家高冠芬(zuljezulj)表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周永田提供)

當家高冠芬說:「我們排灣族階級制度嚴謹,是一種同心圓的社會,大致分為頭目(mamazangilan)、貴族、勇士及平民」。

以結婚聘禮來說,像我是第一等當家領袖,可以要求的聘禮較多且完整,而第二等頭目的聘禮相較當家頭目會少一些。Taugadu家族擁有兩項獨特的聘禮,其一是taqulj(達吾樂),一個陶壺佩戴男性頭飾,一根熊鷹羽毛及頸鍊、長鏈,其二是2隻禮豬。

結婚時聘禮會由女方嚴格確認。
結婚時聘禮會由女方嚴格確認。(周永田提供)

這次結婚的新娘是頭目的近親,貴族階級屬於第二等,男方須給她兩隻熊鷹的羽毛。熊鷹的羽毛代表頭目貴族榮耀象徵,第一等當家領袖佩戴三支羽毛,第二等佩戴兩支,第三等佩戴一支。目前我們家族還沒有第三等的頭目。

熊鷹的羽毛代表貴族階級的意義,第一等頭目帶三隻羽毛,第二等帶兩隻。
熊鷹的羽毛代表貴族階級的意義,第一等頭目帶三隻羽毛,第二等帶兩隻。(周永田提供)

談婚嫁

當家 高冠芬表示,當雙方認識後,男方會先來拜訪ljemicaw。拜訪完畢後,若雙方都接納,便會約定一個日期,進行求婚儀式。

求婚(temuljinga)當日,基本配備包括豬肉(前腿、後腿及脖子)、檳榔、小米糕(有大有小)、飲料和酒類。這些物品都體現了傳統的禮俗與禮儀。

當家高冠芬是整場婚禮的決策者。
當家高冠芬是整場婚禮的決策者。(周永田提供)

排灣族立鞦韆禮(putiumaqe)

高冠芬說:鞦韆禮是具備頭目貴族身分的女子,才能擁有的聘物。男女雙方階級不同時,如果女方的階級較高,或是男方和女方的階級平等,我們就可以要求男方為我們立鞦韆禮。豎立鞦韆的地方必須立在當家的家屋前,而不是自己的家。例如,如果我們是當家的老大,男方就要把鞦韆禮立在我們的家屋前,這樣才符合禮儀。

這次婚禮採用四支桃花心木來搭建鞦韆。
這次婚禮採用四支桃花心木來搭建鞦韆。(周永田提供)

這次我們使用的是桃花心木,這是一種很直且堅硬的木材,適合第二等階級使用。鞦韆上會有不同的裝飾品,如木刀、木槍、連杯,男女雙方的服飾等。鞦韆的四周還會立山蘇,山蘇象徵生命的繁殖,寓意能夠繁衍很多後代。

山蘇象徵生命的繁殖,寓意能夠繁衍很多後代。
山蘇象徵生命的繁殖,寓意能夠繁衍很多後代。(周永田提供)

高冠芬說,鞦韆上會有連杯或單杯。當家領袖懸掛的是單杯,代表我是當家。而第二等貴族則用連杯,代表他們是分支,不是當家,以此區別不同的階級和禮數。

女方屬瑪家鄉排灣部落,男方是屬於台東的排灣族新嘉蘭部落。
女方屬瑪家鄉排灣部落,男方是屬於台東的排灣族新嘉蘭部落。(周永田提供)

鞦韆由四根木頭組成,其中三根分別刻上百步蛇,男性與女性生殖器官的圖騰,最後一根不雕刻僅纏繞檳榔葉代表村民,其中兩根木頭合在一起,中間加一個橫桿,才會形成鞦韆。這個裝飾的動作很重要,完成這個動作的人會獲得主家送的禮物,如豬的脖子和大鐵鍋,以感謝他們的辛勞。除了四根主木,男方還需採集許多禮俗指定的木材。

幫忙綁鞦韆的人因為難度較高,會得到中型鐵鍋。
幫忙綁鞦韆的人因為難度較高,會得到中型鐵鍋。(周永田提供)

此外,每個動作都有禮數,比如挖四個洞的人也會得到主家感謝,通常是紅包。幫忙綁鞦韆的人因為難度較高,會得到中型鐵鍋和豬的脖子。有時候也會用紅包,但我們更希望用真正的聘物,來代表文化和身分。

婚禮儀式有三種歌曲:哭調吟唱、立鞦韆時的歌和家族頌讚的歌。
婚禮儀式有三種歌曲:哭調吟唱、立鞦韆時的歌和家族頌讚的歌。(周永田提供)

高冠芬說:「在立鞦韆禮之後,我們就會開始盪鞦韆(ljemakay)。通常第一個盪鞦韆的人是家族的當家,也就是我來開啟這個儀式。接下來可能是新娘,然後是其他有貴族血統的女子或與家族有關的公主們,一個接一個地盪鞦韆。」

第一個盪鞦韆的人是家族的當家。
第一個盪鞦韆的人是家族的當家。(周永田提供)

下聘儀式paukuz

在下聘paukuz當天的婚禮儀式前,我們會圍著鞦韆跳舞等待男方前來,男方將攜帶所有約定好的聘禮抬至當家家屋途中,會呼喊女方尊貴身分,抵達後將聘禮整齊排放在鞦韆下方,並交由禮俗委員進行驗聘(emayam)。

禮俗委員會做驗聘動作。
禮俗委員會做驗聘動作。(周永田提供)

當女方清點完聘禮且對其感到滿意時,則會向來自各地前來觀禮的親友宣布聘禮無異議,並且向男方家族致謝。之後男女雙方一同圍繞鞦韆跳舞並舉行盪鞦韆儀式,我會是第一個盪鞦韆的人,然後新娘和其他貴族女子也可以去盪鞦韆。

盪鞦韆儀式。
盪鞦韆儀式。(周永田提供)

盪鞦韆到一定段落後,會進行penaljan新娘受封的儀式,頌讚新娘家族的尊貴身分,長輩會拿著一串古老的琉璃珠項鍊,對著大眾呼喊新娘是來自諸多尊貴家族的血統。受封儀式結束後,新娘就會趁其不備開始逃婚。盪鞦韆會貫穿在立鞦韆禮和下聘禮結束後的儀式中,至少會有兩次盪鞦韆的機會。

在下聘當天的婚禮儀式前,族人會圍著鞦韆跳舞。
在下聘當天的婚禮儀式前,族人會圍著鞦韆跳舞。(周永田提供)

特別的儀式「頌讚受封儀式與逃婚禮」

頌讚受封儀式是為了頌讚新娘來自不同當家家族的崇高身分。長輩會拿一串琉璃珠,在新娘面前對其呼喊,頌讚新娘的尊貴身分和其來自的家族血統。頌讚受封禮結束後,新娘就會進行逃婚儀式。

送給新娘一長串琉璃珠。
送給新娘一長串琉璃珠。(周永田提供)

逃婚是在婚禮當天完成的。新娘會逃到有血緣關係的家族,讓新郎追她。女方家族會阻擋新郎接近新娘,新娘也會丟下信物如手套、手鍊、耳環等,拖慢新郎的速度。最後,新郎要把所有撿到的信物交給當家清點,若有遺漏,就會被處罰,通常是紅包或其它方式。這是貴族女子才有的逃婚習俗,平民女子則無此權利。

傳統排灣族逃婚儀式。
傳統排灣族逃婚儀式。(周永田提供)

第一等當家頭目還有一個叫做「kiyilja」的躲婚儀式。躲婚通常在結婚當天的凌晨進行,天還未亮時,新娘會跑到山上或隱祕的地方,讓新郎來找尋。不過,躲婚只有第一等當家頭目可以使用,從第二等開始就只有逃婚這個習俗。

高冠芬說:「排灣族保存了很多完整的文化禮儀。」
高冠芬說:「排灣族保存了很多完整的文化禮儀。」(周永田提供)

排灣族新郎新娘的華麗妝扮

高冠芬說:「新郎和新娘在結婚當天會特別慎重地裝扮。新娘會佩戴頭冠及額花,配戴熊鷹羽毛,穿上華麗的珠繡服飾,戴琉璃珠項鍊、頸鏈、手環,以及好幾排的排鏈。並裝扮『taljaku』的長辮羽毛,掛在頭飾後面。」

如果新娘很純潔,還會讓她戴上名為「ALEGU」的羽毛裝飾品,掛在頭飾後面。(周永田提供)

新郎會戴有山豬牙頭飾搭配鷹羽,穿著傳統排灣族服及琉璃珠項鍊。無論是新郎還是新娘,他們在隆重的場合都會穿著珠繡服飾,展示出最華麗的樣貌。

新娘會穿著最華麗的珠繡服飾。
新娘會穿著最華麗的珠繡服飾。(周永田提供)

高冠芬說:「新娘在結婚儀式時會用羽扇遮住臉,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因為這是她的大喜之日,代表她很尊貴,不能被外人看到她美麗的臉,所以到最後才會把羽扇拿掉。另一種意思是阻擋邪靈的侵擾。這兩種意思都很重要。」

新娘在結婚儀式時會用羽扇遮住臉。
新娘在結婚儀式時會用羽扇遮住臉。(周永田提供)

排灣族婚禮的傳統音樂與舞蹈

高冠芬說:「婚禮當天,我們排灣族會跳四步舞,並傳唱傳統的歌謠。在婚禮中,婦女們會用哭調吟唱,表達對新娘的不捨。這些歌詞非常優美,代表新娘對家人的依依不捨。傳統上,新娘在婚禮過程中不應露出喜悅的表情,因為這代表她的不捨。」

哭調吟唱的儀式,歌詞講述新娘尊貴的身分和家人對她的不捨。
哭調吟唱的儀式,歌詞講述新娘尊貴的身分和家人對她的不捨。(周永田提供)

此外,鞦韆儀式和送新娘離開家裡時,也會有哭調吟唱的儀式,歌詞講述新娘尊貴的身分和家人對她的不捨。排灣族的吟唱儀式還包括家族的頌讚歌,勇士們會唱這些歌,家人會跟著一起唱,頌讚家族的崇高身分。

總的來說,婚禮儀式中主要有三種歌曲:哭調吟唱、立鞦韆時的歌和家族頌讚的歌,這些貫穿整個婚禮儀式。

盪鞦韆到一定段落後,會進行頌讚新娘的儀式。
盪鞦韆到一定段落後,會進行頌讚新娘的儀式。(周永田提供)

婚禮的進行由禮俗委員協助完成

「我們是屏東縣瑪家鄉排灣部落,男方是屬於台東太麻里鄉排灣族新香蘭部落。整場婚禮儀式,我們都有禮俗委員,專門負責婚禮上的各樣事物,協助完成婚禮。」高冠芬說。

排灣族男士正式穿著則是珠繡服飾。
排灣族男士正式穿著則是珠繡服飾。(周永田提供)

作為當家,我會審視聘禮是否合格,若有問題會提出並請男方回應。如果男方無法達到要求,可能會處罰,如罰金或補齊物品。以前沒有用錢,必須補齊物品才能完成婚宴。現代社會比較快速,有時會用罰金紅包解決。

聘禮要合格,不然會處罰,也可以用罰金或補齊物品。
聘禮要合格,不然會處罰,也可以用罰金或補齊物品。(周永田提供)

高冠芬表示:「當家是整場婚禮的決策者,從一開始與男方溝通,確立家族和階級身分,到後續的所有決策工作,都是當家頭目的責任。我們是最後的決策者和調停者。禮俗委員可以主持儀式,但不能做決定,當兩方有爭論或需要決定時,最後還是要由當家說了算。」

鞦韆上會有不同的裝飾品,如木刀、木槍、男女雙方的服飾等。
鞦韆上會有不同的裝飾品,如木刀、木槍、男女雙方的服飾等。(周永田提供)

當家致力於復振排灣族傳統婚禮

高冠芬說:「排灣族保存了很多完整的文化禮儀。」
高冠芬說:「排灣族保存了很多完整的文化禮儀。」(周永田提供)

她表示,自己更希望能夠把正確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讓這些文化能夠代代相傳。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存傳統價值,並藉由婚禮制度來代表排灣族最傳統的貴族文化和階級制度,這是很重要的挑戰。

婚禮制度來代表排灣族最傳統的貴族文化和階級制度。
婚禮制度來代表排灣族最傳統的貴族文化和階級制度。(周永田提供)

她也期望更多年輕人能夠學習和守護這樣的文化。她提到,目前在她們的族群和部落中,大家對於每一個禮數都很重視,希望能夠繼續保留下去。雖然挑戰和困難度很高,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在堅持之下學習到文化的美。

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學習排灣文化的美。
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學習排灣文化的美。(周永田提供)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