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發展稀土或打破中共壟斷 專家析意義

人氣 2869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4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鍾、駱亞報導)國際上電動汽車和綠色能源對磁鐵的需求激增,全球稀土供應鏈正在重新調整。世界第三稀土生產國巴西迫切希望發展稀土產業,西方正為其提供激勵措施。專家表示,巴西稀土業的提升,將打破中共對稀土生產領域的壟斷,有多重意義。

西方冀稀土領域減對中共依賴 巴西成突破點

稀土加工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含有其它礦物的礦石中提取稀土,並將其濃縮成混合稀土精礦或碳酸鹽;第二階段要將稀土分離成單獨的氧化物,然後轉化為用於生產磁鐵的金屬。

美國及其盟國在稀土金屬和磁鐵方面幾乎完全依賴中共。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去年生產了24萬噸稀土,是第二大稀土生產國美國的五倍多。中國將全球約90%的稀土加工成永久磁鐵,用於從風力渦輪機到電動車和導彈等各種領域。

在稀土供應因新冠肺炎(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中斷後,西方計劃到2027年建立獨立的供應鏈,使永久磁鐵生產多元化,以打破中共的行業壟斷。

路透社6月18日盤點一份世界各地準備建造稀土化合物、金屬和磁鐵生產設施的公司名單,可以幫助減少西方對中國進口依賴。(先前報導:西方稀土供應鏈全面啟動 一文看懂)其中,巴西優勢在於勞動成本低、清潔能源、擁有既定法規以及靠近終端市場,包括擁有拉丁美洲第一家磁鐵工廠。

據報導,巴西第一個稀土礦Serre Verde今年開始投入商業生產,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5,000噸,到2030年產量可能會翻倍。

Serra Verde執行長瑟拉斯‧莫萊蒂斯(Thras Moraitis)告訴路透社:「Serra Verde和巴西擁有顯著競爭優勢,可以長期支撐全球重要稀土行業的發展。」

分析師、礦業執行長和投資者表示,在西方政府激勵措施的支持下,產量會增長,這些激勵措施也正在加速全球稀土精鍊和加工業的發展。

巴西稀土公司(Brazilian Rare Earths)的礦床也處於開發早期階段,這個位於該國東北部的大型稀土礦床得到澳洲首富吉娜‧萊因哈特(Gina Rinehart)的支持。

米納斯吉拉斯州工業聯合會(FIEMG)主席弗拉維奧‧羅斯科(Flavio Roscoe)表示,巴西還在建設一家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磁鐵工廠,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運營。羅斯科說,「巴西有機會成為世界在中國之外的選擇。」

經紀商Canaccord的分析師雷格‧斯賓塞(Reg Spencer)表示,到2030年,巴西可能會再擁有兩到三個稀土礦,可能超過澳洲目前的年產量。

專家析巴西稀土產業提升多重意義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6月18日對大紀元表示,稀土對於高端的製造業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能源的產業中用在電池儲能。但稀土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很嚴重,開發國家對稀土的開採受到環境評估制約,必須要花更多的成本去達到環境規範。巴西屬於開發中國家,如果有已開發國家的礦產公司去投資,可以更快速地達到稀土開發的成果。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在COVID19(爆發)之後供應鏈重組,全世界都在尋找新的稀土。巴西如果開始生產,就會變成對北美的製造業,不管是美國重新建立製造的生產基地,或者是加拿大,或者是它們免關稅的墨西哥,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孫國祥表示,中共曾經利用稀土作為對日本做經濟威脅的手段,禁止出口到日本。所以巴西可以生產,還有三重意義。

「第一是在某種情況可以跟中共競爭,對抗中共利用稀土作為地緣戰略工具的做法。第二就是為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國的自由貿易區進行生產,就有短鏈的效應,他們不用去中國買稀土,直接從巴西進口稀土就可以了。

「所以巴西的稀土在目前的地緣競爭上面,就扮演可以取代中國的角色。中國(中共)如果還試圖利用稀土作為一種戰略工具,甚至是地緣政治經濟的手段,現在就沒有辦法施展。」

第三點意義是使美國的印太戰略有根本的技術競爭基礎。孫國祥表示,如果巴西稀土產業走向成熟,西方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性就會降低,稀土的資源可以從巴西取得,又可以在技術上面不受控制,西方世界對稀土自由掌握,美國對中共的戰略競爭可以更廣泛和持續進行,而不會受到中共的任何牽制。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吳旻洲/大紀元)

「美國不會受到牽制,美國的夥伴的盟國,日本或者東北亞的韓國,也不會受到牽制,代表美國所進行的類似印太戰略等等,都有了一個最根本的技術競爭的基礎。」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6月18日對大紀元表示,由于西方在稀土方面對中共依賴,如果北京跟其它國家間的關係緊張,一旦斷供,精密工業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分散來源,才能確保產業穩定。

就北京把稀土當成制裁他國的工具,蘇紫雲也提到日本,2010年中共曾用管制稀土出口手段制裁日本,來報復日本與中共爭奪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主權的糾紛,「當時的稀土竄成天價。」

蘇紫雲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共還是希望把稀土當成戰略工具,用來平衡美中貿易戰對中國的一些經濟制裁。不過,中共的如意算盤可能不會成功。其它國家快速地尋找替代品種,找新的礦源,同時做回收,或者出新技術降低稀土的需求。「現在各國去紅色供應鏈,國際上對中共稀土的依賴逐年遞減。」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中方承諾從美方購買稀土
分析師示警:中共或與塔利班結盟開採稀土
美議員擬提法案 阻國防承包商使用中國稀土
挪威海底發現大量礦藏資源 包括稀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