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就職滿月 賴清德組3委員會 聚焦氣候、防衛、健康

總統賴清德(中)19日上午在副總統蕭美琴(左2)、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右2)及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左)等人陪同下,在總統府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記者會。(總統府提供)
人氣: 2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常懷仁、鄭琦台灣台北報導)選在就職即將滿月之際,總統賴清德宣布在總統府下,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3大任務型編組,並由他親自領軍。賴清德說,藉由產、官、學、研的通力合作,可以更有效因應全球議題,讓台灣的策略成為世界的解方。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19日在總統府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記者會。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19日在總統府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記者會。(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中)19日上午在副總統蕭美琴(左2)、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右2)及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左)等人陪同下,在總統府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記者會。(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19日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及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陪同下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3大任務型編組,未來每季召開會議,總統親自召集,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

根據總統府規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副召集人是蕭美琴、潘孟安、吳釗燮;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則是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召集人陳志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

賴清德表示,台灣位處世界民主防線最前緣,先進供應鏈更是下一世代科技發展關鍵,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台灣的議題已經是國際議題,所有國際的議題,也是台灣的議題。

他表示,當前氣候變遷、社會韌性、健康促進是全球關注,也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3大議題,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他決定在總統府成立3個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凝聚政府與國家力量,為國家世界提出強而有力的解方。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首先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賴清德說,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衝擊是全人類最大挑戰,聯合國報告顯示,不只是全球暖化、已經進入全球沸騰,去年亞洲是氣候災害重災區,必須正視氣候崩潰的急迫問題,全世界國家都必須攜手合作,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及最積極的態度處理氣候變遷,美日韓等先進國家,都以總統或總理層級因應。

賴清德表示,他將從國家視角的氣候治理,進行跨國的合作,台灣不僅要持續推動能源轉型,以及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更要推動公正轉型;不僅要落實淨零路徑,更要在打造永續綠生活、綠色金融的基礎上,調適環境韌性,邁向國土永續。

賴清德強調,2050淨零轉型這條路徑非常艱困,大家更要面對現實、號召全民努力,必須有更完整的策略,供企業和人民依循,並從能源、產業、金融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變革。過去幾年,面對地震等災害,台灣更必須加緊腳步,強化台灣各種應變災害的韌性。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 強化四大韌性

其次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賴清德說,台灣要能展現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嚇阻區域中破壞和平穩定的野心,只有整個社會都有強韌的自我防衛意志,有對自己堅定的信心,才能因應各種災害和風險,讓台灣持續壯大。

他表示,近日G7領袖發表公報再次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及繁榮不可或缺」,代表強化台灣社會整體的韌性,就是提升台灣的安全;而強化台灣安全,就是強化全世界的安全、和平與繁榮。

賴清德說,「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在國家面臨緊急狀態或天然災害的時候,政府和社會能夠維持正常運作,要擴大民力的訓練與運用,加強物資整備與維生配送的系統,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更要健全社福醫療網絡和避難設施,也要確保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的安全。

賴清德說,政府有必要進行全方位的盤整,更要提出對策、解決問題,來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打造更強而有力的民主社會,不只要守護國家安全,更要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推百億新藥癌症基金

第三是「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賴清德說,因應全球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近年無論是不怕抗生素的超級細菌、來源不明的跨國疾病、或是國人死因之首的癌症,都是威脅國人的重大挑戰。

賴清德說,未來要通過「健康憲章」,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提升環境、留才增才。優化健保、永續經營,要推動全人健康照護模式,加速智慧醫療的應用,我們更要全力推動百億新藥癌症基金、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希望逐步打造減少不健康餘命、增加健康餘命的台灣」。

賴清德說,藉由產、官、學、研的通力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因應全球議題,讓台灣的策略,成為世界的解方,國際社會現在是牽一髮動全身,台灣每前進一步,世界就向前一步。台灣有能力、有技術、有經驗,可以跟世界分享。

賴清德表示,這些全球性的問題與挑戰,都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長時間資源的投入,才能見效,這不是立即可以享受的建設,也不是直接匯入戶頭的補助,但政府會解決的,都是攸關國人、影響社會、牽動國際的深遠問題,「如果今天不開始行動,明天進度就會更落後!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藍批:疊床架屋 手伸入行政體系

對於賴清德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民進黨政府遇到問題,就成立辦公室、國家隊、委員會,過去8年蔡政府總共成立了45個辦公室、國家隊或委員會。賴政府上台後,不是取消這些辦公室、國家隊或委員會,而是再加三個委員會。

洪孟楷質疑,現行行政體系之下,「氣候變遷、健康台灣、全民防衛」都有主管機關,分別為環境部;衛福部;內政部、國防部,現在再成立三大委員會,又再疊床架屋。而且賴清德擔任召集人,委員會組成是部會首長,等同總統直接指揮部會首長,把手伸進行政體系,行政院還是最高行政機關嗎?這就是為何要求總統必須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也表示,賴清德成立的三個委員會,跟行政院推動的政務有許多重疊的地方,涉及多個部會權責。她提到,賴清德既然要請童子賢擔任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就應先將民進黨非核家園神主牌拿掉,才能讓產業界人士發揮專長,提出接地氣的能源方案。

柯文哲:除安插人選 看不出效果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表示,成立委員會不重要,重點是到底要做什麼,執行項目、路徑是什麼,民進黨設各種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隊,「除了安插人選,看不出有什麼效果」。

至於是否會疊床架屋,柯文哲說,行政院上面還有國安會,國家重大事件透過國安會就能處理,「目前國家這些制度、已經有的組織,還不夠用是不是?」◇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