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暴力事件頻發 突顯民眾經濟焦慮加劇

人氣 2292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最近中國暴力事件頻發,專家表示,中國社交媒體用戶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暴露了人們對中國經濟下滑的普遍不滿與擔憂。

週三上午,上海地鐵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一名54歲沈姓男子進入上海地鐵9號線合川路站後,揮舞事前攜帶的刀械砍傷三名乘客。

該地鐵站與中國主要城市的地鐵站一樣,在入口處設有安檢,但嫌疑人不知為何仍成功攜入刀械。上海警方稱,嫌疑人在砍傷三人後被拘留,案件正在調查中。

這起事件成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目前已獲得了約1.7億次閱讀數,網民們紛紛猜測襲擊者的動機。一些人認為凶手是股票投資者,在今年早先中國股市暴跌中受到打擊。

一位用戶寫道(鏈接):「這種經濟環境的壓力,層層傳導到每個人身上,可能稍微遇到點變故,就會被逼上絕路……不要輕易激怒別人,壓迫別人,你不確定別人的爆發極限在哪裡。別讓自己成了經濟環境的個例犧牲品。」

另一位網民發帖(鏈接)說:「經濟不好,社會問題增加,人的戾氣很大,別較真別瞪眼。」

在上海地鐵砍人案發生之前,中國多地也紛紛傳出類似的暴力事件。上週,美國大學的4名教師在吉林省被一名當地男子砍成重傷。

扎布納(David Zabner)是其中一名被砍傷的美國教師。他告訴愛荷華公共廣播電台(Iowa Public Radio)說:「警方告訴我們,他(犯罪嫌疑人)正失業、走背運,我們這群人中的某一個正好撞上了他,於是他決定用他的方式回應。」

6月初,山西某縣政協主席在清理非法占用的國有住房糾紛中遭到殺害。今年5月,江西省一所小學發生另一起持刀襲擊事件,造成兩人死亡,十人受傷。湖南郴州一公園也發生刑案,致3死2傷。

此外,四川省武勝縣5月時也發生一輛轎車衝撞路邊行人,造成5人死亡。四川自貢市37路公車上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

雖然警方並未說明上海地鐵砍人案嫌疑人的犯案動機,但公眾的反應突顯了人們對中國經濟衰退的擔憂。

加州皮策學院(Pitzer College)政治研究助理教授劉含章(Hanzhang Liu)告訴彭博社:「襲擊者可能受經濟放緩和這種焦慮的影響。但更可能的是,人們在試圖理解這些暴力事件的原因時,投射了自己的焦慮。」

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異言網」(China Dissent Monitor)項目的統計,中國針對經濟,尤其是房地產崩盤的抗議越來越頻繁,占去年公開記錄中抗議事件的80%。招聘平台「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近三分之一的上班族在這段時間內工資有所下降。

在中共對社會的高壓控制下,一起又一起公共暴力事件顯得格外突出。

彭博社引述了一項廣東警官學院研究指出,在2000年至2021年間發生的140起知名暴力案件中,大多數罪犯都沒有犯罪前科。中國經濟的快速轉變,使部分人群生活困難,讓他們更容易通過暴力宣洩不滿。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慧玲(Lynette Ong)表示,中國民眾在COVID-19大流行的三年封鎖期間,產生了許多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因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經濟壓力,變得更加嚴重。

她說:「在高壓社會中,隨機暴力行為可被視為被壓抑的社會不滿情緒的表達。」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新疆奴工案 維吾爾組織贏上訴 Shein倫敦上市遇阻
菲總統稱需加強抗共 白宮重申對菲鐵桿承諾
數千名中國科技工作者未獲印度簽證
中共又出樓市大招 分析:民眾不買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