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的圣地亞哥北郡中文學校年度演講比賽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怡然報道/圣地亞哥有近十万華裔人口,其中早期華人多來自台灣和香港,東南亞,為使子女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1980年,七八個來自台灣的年青父母自發地組織起來,每周末利用自家汽車庫房開始帶孩子們學中文,家長們輪流做教師,這就是圣地亞哥北郡中文學校的前身。



初級組演講优胜者与比賽評審人員及校長合影

今天的北郡中文學校已成為圣地亞哥市最大的中文學校之一,約有六百多名學生,近年也有不少大陸留學人員的子女在此間學校學習。學校現設有上午班,下午班,學分班和成人班,使用傳統的中文繁體字教學,并教授漢語拼音。每周上一次課,上課時間約3個小時。學校強調口語演練与閱讀,課外也期望家長能全力配合老師,補足老師在學校教學的不足。

校方每年有一次演講比賽。2002年圣誕節前,老師就通知了家長演講比賽要求,鼓勵孩子們參与,并請家長給予适當的協助,增強孩子們的信心。今年幼稚組的演講題目是,“我上中文學校的第一天”,而初級組的題目則是“如果我有一個魔術棒”。文章長度限定在2到3分鐘。因孩子們的中文寫作能力有限,很多孩子的作文部分都需要家長和他們做在一起完成寫作。据了解很多孩子都是每天拿出一段時間,背誦參賽文章,這無形中強化了孩子們的口語訓練。部分訓練有素的孩子在演講中還加上手勢,或配上服裝道具,以增強感染力。1月11日演講比賽那天,參加表演的孩子們都非常積極踊躍,會場上笑聲朗朗,气氛熱烈,家長們更是以熱情的掌聲鼓勵著每一個參賽的學生。

一位帶著10歲的女儿來參加演講比賽的母親說,她對自己几個平時在英語環境中受教育的孩子們的要求是,中文一定要會說,能听懂,來參加演講比賽名次并不重要,重在參与的過程。 她感到,几個星期下來,她女儿的中文發音有了明顯進步,“她第一次背文章時,中文講出來就像唱歌一般,和美國人念中文區別不大,很難使中國人听得懂。警告几個星期的練習,現在,她背下來整個文章,個別字的發音雖還有待矯正,但大家都可以听懂了,這就是進步。最重要的是在這期間,她的中文會話能力及講中文的信心有了明顯的改善。”

北郡中文學校校長徐鈺玲女士,提到她的四個孩子都上過中文學校,她本人也在北郡中文學校任教多年。她認為很多孩子當初來中文學校時,都是被父母帶來的,所以開始部分人會有反抗情緒。但是,當他們來到這個學中文的環境,和其他講中文的孩子們在一起,他們就有了變化。現在孩子們在中文學校只是每周學一次,但堅持下來,日積月累,他們學中文的興趣,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就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來了。徐女士看到在美國不少華人孩子,當步入高中,功課重就很少學中文了,可是當他們步入大學時,就意識到學中文的重要性。可那時從頭學語言,和适應能力快的童年是不一樣的。

提到這次北郡中文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徐鈺玲女士說,演講比賽旨在加強學生們的演講能力,而這种能力不是天生而來,是通過訓練而來的。當每個孩子上台比賽時,他(她)需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講中文,這對他們各個方面的提高都是有好處的。

當被問到為什么送孩子來北郡中文學校學中文,另一位從大陸來的11歲女孩子的母親于女士說,中國文化与文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繁體字在准确無誤地表達講話人思想意境方面,有著他獨到之處。作為海外華人后裔,從小對這一珍貴的文化有所了解對于他們將來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如果你還有興趣了解北郡中文學校的詳細情況,請打聯系電話858 335-5152 (周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智利15日發生里氏5.3級地震
中國聯通將公布全國CDMA网路建置詳情
智利紀念世界圖書日
美國女足大聯盟:高紅顯威 紐約力量逼平精靈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