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硅谷開始見到幾縷曙光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樂揚硅谷1月19日報導) 經歷了兩年多嚴重不景氣的高科技工業終於看到幾縷曙光– 硅谷大公司的銷售上升,開始有公司報告盈餘超過預期,產品庫存減少到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企業幾年前購買的設備臨近更新。但是觀察人士指出:高科技工業在下降到谷底之後,復甦的勢頭還很虛弱。

硅谷150家最大的公司去年第三季度銷售比第二季度微幅增長3.6%;主要是計算機、軟件和生物科技公司業績上升。第四季度銷售也有希望小幅增長。這表明高科技工業的下降可能在2002年夏季到底。目前又到了企業公布季度財務報告的季節;芯片大公司[英特爾]以增長結束了2002年,其第四季度盈利是前一年同期的兩倍,盈利和銷售都超過華爾街分析人士的預期。[英特爾]的收入約佔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總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被看作高科技工業的晴雨表。將要公布報告的公司有些已經預報上季度盈餘結果好過預期,例如網絡設備廠商Foundry Networks 和軟件公司Mercury Interactive。全球第二大獨立軟件公司[甲骨文]首席財務主管在[摩根-斯坦利]財務公司的會議上表示[甲骨文]業績下降已經到底,現在開始掉轉方向。

*復甦預言響聲不斷*

去年大部份時間硅谷是在有關高科技工業半年後復甦的預言聲中度過;只是這些願望一再落空,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生產能力普遍過剩,企業遲遲不買新設備以及總體經濟走向不明。總部在波士頓的[Thomson Fist Call]財務調研公司研究負責人希爾說:“我們不知道復甦如何進行。誰要是說他知道,那也是猜測。這場衰退沒有先例可循,因為我們這輩子還沒有這樣的經歷。”

許多分析人士相信今年情況和去年不同。他們指出,首先是存貨–也就是生產出來、等待出售的技術產品已經下降到1994年後期以來的最低水平。有關大件耐久性商品的訂單報告顯示,隨著廠商大力縮減庫存、促進盈利和效率,從飛機直到通訊和計算機設備的存貨在2002年急劇減少。另一個因素是2000年經濟膨脹時期企業購買的技術和設備老化– 個人電腦需要更新換代,因特網聯網需要加速,軟件也該升級,不這樣做就不能和其它使用新技術的公司保持同步。

最近[美林]財務公司公布對北美大企業軟件預算的一項調查,信息技術主管們預計下半年企業購買軟件的支出將有所回升。華爾街證券交易公司UBS Warburg 的另一項調查預示:2003年全球企業技術支出比去年上升4%,首要購買的產品是數據存儲和網絡設備。但是稍早[高盛]財務公司公布的調查結果預示新一年美國企業平均用於添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支出將比去年下降1%。三家公司都是在大多數企業完成新一年預算的12月份進行的調查,結果不同表明技術工業復甦的基礎不穩定。芯片廠商[英特爾]在報告上季度業績強勁增長的同時表示還沒有看到大批企業買主,[英特爾]今年的資本支出也將比去年減少。

*國際局勢陰影 難測前景*

一些專家期待下半年高科技工業有轉機;但是美國可能對伊拉克開戰以及朝鮮核武器問題造成的緊張局勢都成為復甦的阻力。硅谷的VLSI 高科技市場調研公司總裁哈奇森說:“政治的莫測扼殺對經濟的投資,芯片和設備的需求會因此下降。”芯片是種類繁多的高科技裝置的大腦。VLSI 公司預測今年全球芯片工業強有力回升22%,設備工業反彈12%;而較明顯的改善要到下半年才會出現。他們的依據是芯片市場價格。通常11月感恩節後由於需求減少,芯片在現貨市場的價格下降;現貨市場完全是根據供求議價。但是去年12月以後芯片價格上升,顯示存貨不多而需求增加。哈奇森認為這是好跡象。高科技設備的需求主要取決於企業盈利;企業賺了錢才能更新設備和擴大生產能力,以求進一步成長。當企業開始為技術花錢,整個經濟就會回升。[韋爾斯資本]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專家保爾森說:“通往經濟復甦的路必須經過高科技工業。”據保爾森分析,不算消費者和家庭支出,美國各行各業對企業庫存、資本投資、貿易以及政府等項目的支出已經連續兩年萎縮。他期待今年會有改變,這將為經濟提供不尋常的復甦前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策略師分析:拜登川普首場辯論的風險機會
《蠶食美國》製片人加州演講(上): 共產主義者是什麼?
國會第16選區爆冷門 溫和派民主黨拉蒂默贏進步派鮑曼
第40選區州議會初選 金兌錫宣布勝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