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腎胰移植 腸道引流新法成功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周富美╱台北報導〕由於兩位捐贈者發揮大愛捐出腎臟與胰臟,讓兩個原本必須終生洗腎並仰賴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能夠藉由先進的「腎胰移植」手術,重獲新生!昨日,這兩名不需再與洗腎機、胰島素針劑為伍的患者,分別在台大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切蛋糕慶生。

 在台大,國內首位接受「經腸道引流式腎、胰移植手術」的女病患林秀運,經醫師將捐贈者的胰臟與腎臟,分別放入左側骨盆腔以及右側腹腔後,順利擺脫每天打針、每週洗腎三次的苦日子。恢復健康的她,在慶生會上高興得直說,接下來,最希望能趕快找到工作。

 在榮總,四十七歲的劉先生則感謝捐贈者讓他重獲新生,並表示,「要好好活下去,趕快回去送快遞」。

 國內有數千名類似林小姐、劉先生這樣的第一型糖尿病患(幼年型糖尿病)。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田郁文表示,這些患者由於自體免疫等問題,導致胰島素分泌失常,必須終身仰賴注射胰島素維持血糖正常。但由外補充胰島素,畢竟不如人體自我調節靈敏,因此患者約在發病十年後,會陸續出現腎病變等併發症,而必須進一步洗腎。

 腎胰移植手術,則是直接為患者植入健康的胰臟與腎臟,讓患者可以免於必須洗腎以及注射胰島素的困境,並避免患者糖尿病併發症持續惡化。

 台大醫院腎胰移植人體臨床試驗計畫,從八十三年展開迄今,共為包括林小姐的哥哥在內七名病患,以膀胱引流方式進行移植。但由於膀胱引流術後較易有化學性膀胱炎、尿道感染與酸血症等併發症。因此,這次林小姐的手術改以腸道引流方式施行,並配合近年大幅進步的抗排斥藥物,避免腸道引流可能造成的吻合處滲漏、導致感染等問題。

 接受新手術方式的林小姐,術後沒多久即排尿,第四天腎臟即發揮功能,第五天起不需再施打胰島素。田郁文指出,根據國際胰臟移植登記組織統計,目前胰臟移植患者一年存活率超過九成五、胰臟存活率也有八成三。值得注意的是,胰腎同時移植所造成的排斥,比單單移植胰臟還輕微。

 雖然部分國家已將移植視為第一型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式。不過,田郁文指出,年齡在五十歲以下,沒有心血管病變、腫瘤或感染,已經必須洗腎的第一型糖尿病患,比較適合接受這項手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