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艾巴迪啟程返回伊朗

【大紀元10月15日訊】(法新社巴黎、德黑蘭電)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殊榮的伊朗人權鬥士希琳.艾巴迪今天離開巴黎飛往德黑蘭,而伊朗當局已對她新獲得的響亮名氣表達不悅。艾巴迪預定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十七時(台北時間十五日凌晨一時)抵達首都德黑蘭。

支持者已敦促伊朗民眾前往機場迎接艾巴迪返國,艾巴迪明天將舉行記者會。

在離開巴黎前,艾巴迪告訴記者和祝福者,她希望獲和平獎「將會對改善包括伊朗在內的所有回教國家境內的人權情勢有所影響」。

設在奧斯陸的諾貝爾委員會提及的獲獎理由是,艾巴迪為改善伊朗境內婦孺的權利而奮鬥不懈。艾巴迪表示,她對返回伊朗「絲毫未感到害怕」。她說:「如今,我感覺就好像是孩子回到母親懷抱般。」

艾巴迪指出,她打算於十二月十日前往奧斯陸領獎。屆時她亦將獲頒一百三十萬美元獎金。

伊朗總統哈塔米今天稍早前警告即將動身返國的艾巴迪,返國後務必要「重視回教世界和伊朗的利益」。

哈塔米打破自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以來的四天沈默,聲稱諾貝和平獎「並非很重要」,對艾巴迪的獲獎潑以冷水。

艾巴迪係首位女性回教徒同時也是首位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伊朗人。詢及為何經過如此久才對艾巴迪獲獎作出回應時,哈塔米不悅表示,「難道我得對所有事情作出反應嗎?」

哈塔米在出席國會會議後表示,「當然我對一位同胞獲得如此成就感到高興」。但令觀察家感到訝異的是,哈塔米又說,「諾貝爾和平獎並非很重要,真正重要的乃是科學和文學獎。」

哈塔米說:「我希望出生自宗教家庭且已表達熱愛伊斯蘭的艾巴迪,會小心留意伊斯蘭世界以及伊朗的利益,勿讓她的成功遭任何人利用。」

哈塔米呼應伊朗強硬派的評論指稱,諾貝爾委員會決定頒獎給艾巴迪,背後存在政治考量。他又說:「諸如美國和以色列等強權才是違反人權最嚴重以及對和平構成的最大威脅,我希望諾貝爾桂冠得主勿忘卻此事。」

哈塔米保持沈默多天才對艾巴迪獲獎作出回應,被視為此反映了哈塔米的強硬派上司的強烈不滿以及他們對權力日益縮減的哈塔米所施加的壓力。

支持改革的哈塔米政府僅對艾巴迪獲獎表達冷淡道賀,保守派報紙則要不是抨擊艾巴迪獲獎,就是根本予以漠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尼特使促仰光釋放昂山素季
俄拒向達賴喇嘛發放入境簽證
韓國總統退黨執政黨分裂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已定 下週宣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