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企業領袖談台灣經濟

標籤:

【大紀元10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夏啟文台北報導)由台灣經濟部主辦的2003台灣國際招商大會剛剛在台北落下了帷幕。來自全球三十五個國家、超過1900位的國際工商業界領袖參與了這次大會,並針對台灣的投資環境和產業發展進行了探討。

在一場以“全球化和本土化”為主題的高峰論壇中,包括美國通用財務管理公司 GMAC Commercial Holding Corporation 總裁 Scot B.Barker、摩根史坦利全球總裁兼首席營運長羅伯-史考特Robert Scott ,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在內的工商巨頭對台灣的競爭力進行了精彩的討論。

這些企業界領袖普遍對台灣近來的金融改革及投資法令鬆綁表示肯定,並看好台灣在半導體、液晶顯示器及資訊通訊產業的未來發展遠景,但是他們也關切兩岸直航何時能夠實施以及台灣金融改革能否持續等問題。

*中文能力和大中華市場*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台灣在各領域都擁有一流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不僅造就台積電與台灣的成長,未來還將成為台灣繼續成長的動力。張忠謀說,雖然台灣英文能力不夠好,但是台灣的中文能力卻將成為新的優勢.

他說:“台灣人的中文能力比香港和新加坡都好,尤其大陸已逐漸成為重要的市場,你不能低估中文的重要性,如果外國公司想要投資台灣,並利用台灣作為亞洲營運中心,或是做為進軍大中華市場的跳板,你可以倚賴台灣員工的中文能力,這可能會比英文能力還要重要。”

*多種優勢*

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徐小波指出,台灣擁有多項競爭優勢,包括製造業累積的經驗、積極創業精神、廣大的產業網路及豐富的管理、營運經驗等。徐小波表示,台灣要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重點應放在知識經濟、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此外,台灣也具有策略聯盟的優勢,外商可與台商合作進入亞洲市場。

*從製造業為主到服務業為主?*

美國通用財務管理公司總裁巴爾克指出,台灣應該從製造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調整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型態,才能迎接邁向全球化後的種種挑戰。他認為台灣要保持競爭力必須進行金融改革,他認為台灣現有50多家銀行競爭太激烈,必須整並,也必須處理不良債權,才能使得銀行體系變得更為健全。他指出,亞洲地區各國都希望爭取外商投資,有透明的財經制度對外資才有吸引力。他說:“台灣要達成持續性的經濟復甦有幾個關鍵要素,那就是必須在人才培育、吸引資金、商業模式和金融改革方面繼續保持競爭力。”

*肯定金融改革及投資鬆綁*

摩根士丹利全球總裁兼首席營運長史考特則指出,金融業國際化及自由化是全球趨勢,不僅台灣,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也都大幅放寬外資的投資限制。他對台灣政府將外資註冊登記制度簡化,並解除新台幣30億元的投資上限表示肯定,他認為和目前正進行相關改革的南韓相比,台灣的鬆綁措施更能吸引外資,使得外資持續增加對台灣的投資。

史考特說:台灣金融服務業的開放腳步令人十分印象深刻,尤其是通過了金融控股法之後,台灣成立了14家金控公司,金融業也邁入大幅整合階段,中國信託銀行和其他銀行合並成為金控公司,就是相當成功的案例。]

史考特以韓國、新加坡為例指出,亞洲其他各國的前5大銀行在整體金融業都有相當高的市佔率,新加坡前5大銀行的市佔率就高達92%,同樣的,台灣的金融業必須繼續透過合並與整合,擴大經濟規模,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率,並向海外發展。史考特建議,台灣應將高科技產業的成功模式複製到金融業,加強科技以及基礎投資,才能與國際接軌。

*呼籲兩岸盡速三通*

這次來台灣參加招商大會的多位外國企業領導人呼籲兩岸政府盡速三通,才能維持台灣現有的優勢。

招商大會的成績不錯,招商金額超過一千三百八十多億,共促成一百多件投資案,可以算是頗為成功的一次國際招商活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經濟部加工出口區具投資優勢將擴大招商
台灣經濟復甦大勢已定?
蕭萬長:台灣太仰賴中國市場 
 後果堪慮
台灣經濟部加工區今天擴大辦理招商大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