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過度期檢討中國未再提台灣團名稱問題

標籤:

【大紀元10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三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本周密集進行對中國的「過度期檢討」,中國未再提及台灣駐WTO代表團的名稱問題,顯示兩岸已能以更理性、務實態度,處理WTO架構下的相關經貿議題。

WTO自上周起展開中國入會後的第二年過度期檢討,在首先登場的農業委員會中,中國官員公開表示,台灣的書面問題是以「常駐代表團 (PERMANENT MISSION)」名義發出,違反了一九九二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理事會主席聲明,他們因此拒絕回答台灣提出的問題。

而在昨天與今天分別進行的「進口證照」及「出產地規則」的檢討中,中國代表團在發言時,就未再觸及台灣代表團的名稱問題。

而台灣代表團官員基本上認為,中國代表團在這兩次會議中的口頭報告中,對台灣提出的問題大都已作了答覆,特別是今天的出產地規則檢討只有台灣提出書面詢問,其中有百分七十以上的問題,中國在口頭報告中都有回應。

據了解,會議主席在會前曾與兩岸代表團溝通,希望雙方能針對議題進行討論,不要在政治問題上發生爭端,影響到議事運作。

中國代表團在本周的過度期檢討中未再就台灣代表團名稱上作文章,而台灣代表團則是維持一貫立場,在WTO的多邊架構下,執行會員國的權利與義務,對中國的過度期檢討都是從專業性、技術性的角度,檢討中國的現行法規及實務。

從實際表現來看,兩岸顯然以更理性、務實的態度在WTO架構下處理經貿議題,但在如台灣代表團名稱等政治問題上的角力並未中止,只是雙方有所節制,無意搬上檯面。一位官員說,真正的戰場不是這些公開的場合。

相關新聞
台灣以關稅領域名稱申請OECD貿委會觀察員
WTO部長級會議  台灣經濟部長林義夫正式發言  寫下歷史記錄
WTO部長尋求在坎肯會議達成突破進展
台美在WTO多邊架構下完成高階雙邊諮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