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陽:中國的股票市場何時才能公平交易?

馬明陽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訊】股票發行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籌資活動的市場,一方面為資本的需求者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另一方面為資本的供應者提供投資場所。發行市場是實行資本職能轉化的場所,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閒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本」。是啊!說得多好啊!為資本需求者提供集資的渠道! 可需求者是否將籌集來的資金用來轉化成生產資本了嗎?看看中國股票市場有多少資金轉化成生產資本了?籌集來的老百姓的血汗錢被那些企業的老總們揮霍一空或落入私人腰包,再有一部分還債添補呆壞帳。

中國的股票市場就是一個國有企業脫貧的提款機!是官賊勾結設局的大騙場!看看以下觸目驚心的現實;瓊民源編造虛假財務報告,宣佈1996年取得總利潤增長848倍,淨利潤增長2190倍的「驚人業績」,誤導眾多股民以每股20餘元的高價搶購它的股票,經過兩年的停牌搖身一變變成了中關村又回到了股市。

鄭百文公司上市前採取虛提返利、少計費用、費用跨期入賬等手段,虛增利潤1908萬元,並據此製作了虛假上市申報材料;上市後三年採取虛提返利、費用掛賬、無依據沖減成本及費用、費用跨期入賬等手段,累計虛增利潤14390萬元。公司同時還存在股本金不實、上市公告書有重大遺漏、年報信息披露有虛假記載、誤導性,如今也又回到了股市。

黎明股份在99年報中嚴重弄虛作假,該公司99年年報虛增資產8996萬元,虛增負債1956萬元,虛增所有者權益7413萬元,虛增主營業務收入1.5億,虛增利潤總額8679萬元。黎明股份99年利潤總額由5231萬元變為-3448萬元,淨利潤為虧損3873萬元,每股虧損0.2038元。這樣的一個虧損大戶竟然是在99年上市的,至今仍然活躍中股市。

東方電子股票自1997年1月上市到2001年8月間,隋元柏等涉案三名高管除了拋售1044萬個人原始股外,還利用控制的69個個人賬戶累計投入6.8億元,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炒作。為了應付審計,偽造銷售合同1242份,合同金額17.2968億元,虛開銷售發票2079張,金額17.0823億元。為了掩蓋資金的真實來源,又偽造客戶合同、發票及1509份銀行進賬單和相應的對賬單,金額共計17.0475億元。現經查驗證實並經司法判定、司法審計、會計鑒定,東方電子於1997年至2001年共計虛增主營收入17.0475億元,這個造假坑人大王如今也仍在股市。

銀廣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間累計虛構銷售收入104962.60萬元,少計費用4845.34萬元,導致虛增利潤77156.70萬元。其中:1998年虛增利潤1776.10萬元,由於銀廣夏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廣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財務資料丟失,銀廣夏1998年度利潤的真實性無法確定;1999年虛增利潤17781.86萬元,實際虧損5003.20萬元;2000年虛增利潤56704.74萬元,實際虧損14940.10萬元;2001年1-6月虛增利潤894萬元,實際虧損2557.10萬元。銀廣夏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其中,1999年為1.78億元,2000年為5.67億元。駭人聽聞的造假公司也仍然活躍中股市。

藍田股份1999年被查出上市時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涉及偽造有關批復和土地證,虛增公司無形資產,偽造銀行賬戶,以及「壓縮」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等違法行為,偽造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對此,藍田股份只是被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瞿兆玉也只是被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藍田股份前身是瀋陽行政學院下屬的三家校辦企業,1992年,曾經擔任瀋陽行政學院副院長的瞿兆玉「下海」打造藍田,藍田股份上市後遷址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而那裡不僅是瞿兆玉的老家,還大興土木地建造起瞿氏宗祠及供瞿氏族人祈求平安的瞿氏青龍廟;年報上顯示13000名職工2000年工資支出只有2256萬元,其實當地所有姓瞿的人都成了藍田股份員工,這家以股份有限公司為組織形式的家族企業,經尋根溯源發現法律上的實際控制方竟然是農業部,真是假的可以!就是這樣的一個虧損大戶在退市之前,上交所以「應廣大投資者要求」竟然違規讓ST生態上市交易,不明真相的小股民以為ST生態經審查沒事了,又買進其股票,使ST生態的莊家勝利逃亡。

錦州港1996年—1999年四年間造假手法非常簡單,就是直接虛增應收賬款或貨幣資金 截至1999年末,該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只有45693萬元,其中有21367萬元是虛構的。筆者不清楚錦州港是否與銀行勾結,否則虛增巨額銀行存款在審計過程中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錦州港可能也意識到這種造假手法不保險,從2000年開始有意填補銀行存款巨額窟窿,假賬主要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走。到了2001年,可能擔心虛構巨額銀行存款被查,通過虛增在建工程名義將銀行存款窟窿補上。這樣,到了2001年末,貨幣資金被填實了,而在建工程及固定資產虛增了34164萬元。造假的真正目的就能夠上市圈錢。

造假欺騙投資者的上市公司還有;紅光實業、東方鍋爐、麥科特、數碼測繪、春都股份……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都排列下來夠寫滿一本小學教科書。而這些造假大王除了ST生態是假的國營公司外其他的至今都仍然留在股市。這些公司的領導人那個不是共產黨員,那個不是各級領導信任的重用的親信!他們給小股民造就的股市神話就是「被套」「被騙」,他們之所以猖獗是有堅硬的後台和支柱,看看中國當今四大主力之一中經開的表演一切都明瞭;剛學著走路的中國證券市場出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那就是327事件,而在那次事件中誕生了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大的多頭也是最大的贏家——中經開。中經開何方神聖?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8年4月26日,是財政部獨資的唯一一家信託投資公司,中經開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董事長,是原財政部副部長田一農,以後則長期只要是總經理,均出自財政部。1995年時的總經理朱扶林是第二任,即是原財政部綜合計劃司司長,當時主管證券、期貨業務的中經開一代〞梟雄〞戴學民亦出自財政部綜合計劃司;此物乃財政部的私生子,君不見在327那場惡鬥中,是誰在慫恿和縱容它把萬國斬於馬下?財政部是也!任何經濟學家都無法解釋為什麼中國會在95年瘋狂地給國庫券加息而在接下去不到9個月時間裡開始接二連三地進行銀行減息的奇怪現象,因為那只不過是一場政治鬥爭的證券化而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陰謀,一場多頭得意空頭悲泣政治鬧劇而已,而在這一場戲裡,盈家是中經開,然而經過這一仗大勝的中經開並沒有因此有巨額利潤入帳,1995年底接任中經開第三任總經理的韓國春(前財政部部長助理)向《財經》證實:〞327給中經開的利潤連1個億都沒有。〞而那些其餘金錢又落入何人的腰包?輸家是萬國證卷,當時萬國的操盤手是剛剛從海外歸來的金融專業人士,算得上第一批「海歸」了。但是直到最後,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輸的。因為在他們的專業眼光中,對手顯然要比自己瘋狂得多,但他們還是錯了。這當然不僅僅是這批「海歸」的悲哀,也不僅僅是萬國的悲哀。不難想像,這種冷酷的邏輯將決定性地改變他們一生的思維方式。

看看他們的間斷的交鋒過程不難明瞭其背景;1994年10月,當時公佈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這個時候,中經開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中經開做多並沒有公開的原因,但中經開的背景市場都很清楚,作為財政部的擔負財政資金周轉任務的直屬機構,中經開在人事、資金、經營運作方面都與財政部有著密切的聯繫。管金生太看重了市場規律了,沒看到中國財政部拋開市場堅決護蔽子公司中經開。

1995年8月21日,除權交易日。一些投資者驚異地發現:四川長虹國家股轉配股的紅股部分與個人流通股的紅股混在一起悄然上市流通了。長虹配股事件是中經開在327國債事件後半年又導演的一場大戲,它把恥辱帶給了自己的同時也讓中國的股市為之蒙羞。

翻開銀廣夏2000年的十大股東名單,你就會赫然發現北京中經開物業管理公司以939萬股名列十大股東之七,基金景宏(中經開為發起人之一)以700萬股名列第八。再者,從銀廣夏公開的交易情況裡也不難看到有中經開營業部的身影。

東方電子造假是中經開的又一傑作,這不僅是因為它在4年中累計60倍的驚人漲幅,而且也在於它將科技股高成長性的投資理念,深深地植入了中國證券市場,因為中國證券市場中的許多投資者,大概都是從東方電子開始認識科技股的魅力的。但可惜的是,這只是東方電子這個傳奇故事的前半段,後半段則又是一個讓所有投資者魂飛魄散、惡夢驚醒的夢魘。東方電子在1996年12月12日的《招股說明書》:「截止1996年6月30日,本公司共有職工855人。」「公司前次定向募集的內部職工股,據國家有關規定已由山東證券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托管,全部登記造冊。」而在其1997年的年報中又披露:「截止1997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東總數為21084戶,其中內部職工股股東5444戶。」一下子比應該有的最多人數多出4408人,經過長期的送股,在東方電子職工股上市時,其成本已經降低到每股0.20元,最高增值幅度可以達到200倍。這樣的財富奇跡,的確讓普通人躁動不已,不過他們也僅僅只有躁動的份。而那些虛增的內部職工股都落入了中經開的腰包。

2002年6月7日,一則以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清算組名義發佈的公告稱,「鑒於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嚴重違規經營,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根據《金融機構撤銷條例》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02年6月7日撤銷該公司,收繳其《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和《金融機構營業許可證》,並自公告之日起,停止該公司除證券經紀業務以外的其他一切金融業務活動。」玩火者必自焚,中經開在銀廣夏事件中倒下了。可支持其興風作浪的後台沒一點責任嗎?再看一看中經開炒做操縱過的上市公司那一家退市了?

ST中僑公司雖然通過大連柏興公司重金重組,其在證卷市場中一不造假、二不違規,可卻招來財政部的重重刁難。先是拋出一個重大會計政策調整-《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財會[2001]64號文)。ST中僑為了繞過此項規定,解除了中僑實業與大連柏興股權轉讓協議(原本還沒有正式合同),使得大連柏興公司與ST中僑不再是關聯方。可財政部並沒有放過ST中僑,2002年中報被注會審計為非標無保留意見書,由證券公司推薦上市,有律師事務所出具法律意見書的ST中僑正等待著恢復上市交易之時。卻迎來了財政部又針對(深中僑)發函說:「該交易是企業重組行為,其相關收益不能計為利潤」。而硬生生的逼其退市,對於這樣的規定,中國所有相關會計文件、包括中注協和會計師事務所在內的有關會計專家,均無法找出該規定和相應解釋性說明的條款;中注協監管部的專家也表示無法解釋「企業重組」的定義、內涵和相應的會計處理辦法。所以大家竟然都不知在會計準則中有「企業重組」一說!不知其規定的依據是什麼?經多次詢問財政部有關官員,答覆是財政部內部的規定,「內部規定」多麼荒唐的解釋啊!不知道財政部為什麼這樣仇恨ST中僑。獨裁專制的決定引起眾多ST中僑的中小股民的強烈抗議,以北京股民劉可為代表的中小股民按《中國行政復議法》分別向財政部及證監會提請行政復議。財政部以「不受理個別股民提請的復議」為由非法拒絕復議,而證監會卻以流氓手段將答覆拖延至7月31日(因行政復議法規定應在行政行為下達兩個月期限內進行行政復議),將責任推給財政部也拒絕復議。而在此期間鄭百文、st吉輕工,st春都、st襄陽軸承、st渤海和ST中僑同樣的「企業重組」都紛紛宣佈盈利重新上市交易。為此全國各地ST中僑的股民劉可、何文波、廖先生、吳定河及其他十八位股民聯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行政訴狀,狀告中國證監會。

對中國財政部的專橫獨裁,以及證監會的腐敗(股民們都叫他「證奸會」)中國境內各界媒體紛紛報道事情經過,譴責腐敗的財政部與證監會。進行報道的媒體有《人民日報》、《證券導報》、《財經時報》、《經濟觀察報》、《成都日報》、《京華時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以及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可是如此的千呼萬喚也沒能喚醒財政部及證監會的良知。

以上各例無不體現出政府腐敗官員參與干涉證卷業,按其正當商業軌道運行。既然政府規定了遊戲規則,就應按規則行事。段不該自行認定某公司的「重組」為「企業重組」,你被窩裡放屁——誰知你在臭誰?與其說是「內部規定」不如說是陰謀、扼殺!

中國財政部對民營企業與國營企業厚此薄彼的做法,已引起國內外投資商在對大陸證卷市場的投資的謹慎,望而怯步。中國股市民間投資資金已逐漸撤離,證卷市場的頹勢已是不可避免。

造假說謊已中國官員陞遷的重要手段,從1996年-2002年中國股票市場造假層出不窮,包裝上市欺騙投資者,虛報GDP增長值欺上瞞下,而管理人員從中拿取回扣。造成中國股市四個個月縮水萬億元。如果在一個民主的國家裡這樣腐敗的管理官員早就應引咎辭職了,可在中國卻步步高陞。

中國的股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按市場規律去炒股,中國股市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不受財政部的控制!中國股民的悲哀……永遠是股民、而終不能成為股東!

2003-10-4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洲股市止跌反彈
IMF預測世界經濟將復甦
上海一炒股大戶 澳門豪賭輸錢自殺
印度股市喜訊頻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