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委員會討論中國能源(10-31-03)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報導)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本星期就中國的能源需求與戰略舉行了一次聽證會。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與此同時,中國的能源需求也對全球能源市場有潛在的影響力。舉行這次聽證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中國能源局勢構成對美挑戰*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了取得經濟增長都在越來越多地依賴進口石油。由於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國家也加入了依賴石油經濟體的行列,因此全球的能源需求正在迅速增加。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目前北京每天進口將近兩百萬桶石油。預料在今後二十年中,這個數字還要大大增加。

直接隸屬於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主席羅賓遜在聽證會上說,這次聽證會召開的十分及時。對能源問題的關注已經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由於今年夏天美國許多地區發生了大停電,目前國會正在討論一項新的能源議案,有關部門也在研究美國陳舊的輸電網。

羅賓遜說,中國的能源局勢已對美國構成了挑戰。他說,隨著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與此同時,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羅賓遜說:“考慮到這些動態,我們感到很清楚的是,中國選擇滿足其未來能源需求的方式將對全球能源市場、環境以及中國同亞洲、中東、中亞等地區的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能源需求與恐怖主義蔓延*

在2002年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表達了一種關注,那就是中國的能源需求有可能使它同那些資助恐怖活動的產油國家發展關係,特別是伊朗和蘇丹。報告認為,向那些國家出售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零部件以及導彈技術或許是中國為了保證它能獲得石油與天然氣的合同和開採特許權所做的努力的一部份。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說,他們將繼續密切注視這些事態的發展,特別要觀察中國與伊朗、利比亞、蘇丹和敘利亞的能源關係。

美國能源部的統計機構[能源信息管理局]局長卡魯索在聽證會上作證時說,中國對石油的消費和進口的增長將超過任何其他國家。能源信息管理局對此所做的預測是,在今後二十年中,全世界石油需求增長量中的15%都將來自中國。因此,卡魯索說,中國代表了世界石油市場今後的主要需求。 他說,中國的能源需求之所以會大幅增長是因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很快。

僅僅在10年前,中國還是個石油淨出口國。而在過去10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今年中國進口的石油佔其消耗石油的三分之一。美國能源部的統計機構[能源信息管理局]局長卡魯索在談到中國進口石油的主要來源時說:“到目前為止,中國進口的石油中50%都是來自中東地區。中國的主要供油國是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曼。”

他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還在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蘇丹、伊拉克、伊朗、秘魯和阿塞拜疆購買了石油開採特許權。此外,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被視為中國原油進口的一個潛在來源。中國和俄羅斯政府一直就建立一條從西伯利亞東部到中國東北大慶的輸油管道的可行性進行定期磋商。

*中國能源狀況影響世界*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中國官員已經談到他們打算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中國官員今年2月宣布了這一決定。與此同時,卡魯索介紹說,有證據顯示,今年早些時候,由於預見到有可能出現一場伊拉克戰爭,中國或許已經建立了他們的戰略石油儲備。

美國東西方中心中國能源項目負責人吳康在聽證會上作證時指出,盡管中國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但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比美國還差得很遠,中國的總能源消費量也和第一名美國相差甚遠。但是他說,中國的能源動態對世界、對美國和對美中關係仍然有很大影響。吳康說:“中國很可能主要將在石油領域對世界產生影響。到2020年時,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可能達到每天五、六百萬桶,也許會更多。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因此,美國和中國或許會為了得到同樣的石油供應來源而展開競爭。”

吳康認為,中國解決能源安全問題時採用的方式包括能源外交、在非洲和中東進行投資等,而這些行動或許會和美國的外交政策發生衝突。但他指出,到2020年時,中國在石油領域對世界的影響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為預測表明,那時候中國進口石油的數量仍然會大大低於美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本週酷熱 您需了解什麼以及如何保持安全
持刀威脅民眾並襲警 南加男子被擊斃
中菲南海撞船 美國務院譴責中共挑釁行為
美國稅局新舉措堵稅收漏洞 價值500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