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倫多參加選舉投票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請問您帶了投票通知了嗎?”站在門口的小姑娘面帶笑容地問我。確認了我可以在這個地點投票後,小姑娘把我引到了一張長桌子前等候。已經是晚上七點三刻了,離投票的截止時間還剩十五分鐘。

我往四周看看,這投票處設在一間小學的室內體育場。投票場內沒有保安人員,沒有橫幅或太多的其他的張帖,顯得很安靜。不遠處有六張桌子,桌子間有一定的距離。桌上有一個掩蓋物,以保證投票人在不受其他影響下,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候選人。

據資料介紹,今年的選舉在多倫多共設有一千九百二十六個投票處,大多數投票處是設在中小學校、市政廳、社區活動中心等。投票處分佈在全市的各個地區,挑居民稠密的地方,以方便選民投票。

在審核了我的身份文件後,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長長的選舉卡,然後說“今年有44名市長候選人。在這個的選區,有兩名市議員候選人,三名教育委員候選人,請各選一個,不然您的投票就作廢。填完後,請拿到那邊的掃描處。如果有問題,可以回來問我們。”

填完表來到掃描處。今年多倫多採用電子掃描器點算投票結果,據說是既快又準確。一個小姑娘笑容滿面的接過投票卡,幾秒後,把掃描過的投票卡放到箱子裏。“好了,您的投票完成了。”

“今天投票的情況怎樣?”我問負責掃描的小姑娘。“分到我們這個投票處的選民有一千五百多名,到現在差不多有五百人來投票了。我們是早上10點開門的,但大多數人是在下班後才來的。過去兩個小時裏我們手沒停過。” 小姑娘熱情地回答我。

我站在門口觀察,來投票的人中,什麽族裔的都有,其中華人和印巴族的人不少,而且很多是一家大小一起來的。

在交談中我才知道在門口迎接選民和負責掃描的小姑娘都是中學生,報名參加選舉工作,經面試挑選然後接受市政府提供的簡單培訓。

聊天時有些人也加進來說一兩句。有一位叫法蘭克的中國人說,這邊人人都可能成爲候選人,各說各的政綱。你看這次的候選人來自那麽多不同的文化背景。豎立在馬路邊上的宣傳牌子就是一個風景,能體現西方民主作風。

一對名叫法爾爲的印度夫婦幾乎是在關門前才到達。他們說每年都參加投票,雖然下班晚,但都儘量趕來。挑選爲大家管理社區的人這樣的事一定要參與的,不但是行使自己的權力,也是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盡責任。問他們以什麽標準挑選候選人,夫婦倆異口同聲的說是綜合的看,看經驗,看成績,看對社區工作的熱情,但不看種族。“我們幾個月來一直跟蹤報紙和電視報道,對候選人有個清楚的認識,然後才決定要選誰的。”

從學校走出來,想起前幾天在報紙上讀到的一篇文章,作者回答了“爲什麽要參加投票”的問題。作者說自己到加拿大的原因就是因爲這裏有自由和民主。如果自己有自由去參加民主選舉投票,但卻不參加,那麽不就違背了到這裏的初衷了嗎?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僑時報》誹謗案終審 律師當庭陳述
加國警告恐怖份子可能對食物與飲水源下毒
李嘉誠注資破產加航 工會不滿
加研究:女性腰股比率可預測乳癌婦女存活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