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不依﹐中国司法之癌(法院篇)中

刘路

标签:

【大纪元11月22日讯】如果说外部因素的干预导致法院不能依法办案是一种悲哀,那么,法院自己放弃独立审判则是更大的悲剧。

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独立是指法官独立,即法官在司法审判时拥有独立于包括法院在内的所有外界因素的裁量权。在中国大陆,根据宪法和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司法独立的理念是指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预。包括对外独立,既不受法院系统外的机关、组织和个人干涉;也包括对内独立,即在审理个案过程中,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上级法院的指导和干预。可以看出,这与真正的法治国家的司法独立(法官独立)的理念已经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中国当下的司法现实是,这种打了折扣的司法独立——法院独立也根本得不到落实。不仅上级法院使用各种名目强行干预下级法院的审判业务,甚至直接对个案干预,更荒唐的事,下级法院常常主动跑到上级法院针对个案审判寻求“业务指导”,这就是全国司法界普遍存在的不成文的“案件汇报制度。”

所谓案件汇报,就是下级法院自愿放弃独立审判的权力,把正在审理的案件向上级法院(主要是案件的二审法院)汇报请示,将二审法院的意见作为判决依据的一种流行的不成文的制度。这种制度与现代法治理念格格不入,其危害极其严重,甚至可以说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其一,案件汇报让法官丢弃了对自己所从事的法官职业的那种神圣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丢弃了对法治的追求、对法律的创制,将自己同等于令行禁止的政府公务员。可以断言,在案件汇报盛行的地区,永远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法官。

其二,案件汇报让当事人包括律师对法院、法官的权威产生了轻视和不信任的情绪,损害了司法的尊严。法庭之上,原、被告各执一词,双方律师唇枪舌剑,对事实各自立场的论述,对证据不同角度的判断、质询,对法律适用各有特色的理解、辨析,即使作为坐堂问案的法官,对纷纭复杂、千变万化的法庭审理活动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做出适时的、恰当的判断尚且不易,身居百里之外不亲临法庭的上级法官却能明察秋毫,那上级法官岂不成神了?坐堂法官审而不判,律师在法庭上即使舌灿莲花、妙语连珠,把天说下来又有何用?许多狡猾的律师为此把劲使在庭外,把功夫下在二审有决定权的法官身上,从而加剧了司法腐败!

其三,案件汇报把两审终审变成了一审终审,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有的基层法官将此作为向当事人施压的手段,公开告诉当事人,你上诉也没用,这个判决结果是上级法院定的!

由于程序不公,即便判决结果在实体上公正也很难让当事人服判,当事人为此对法治丧失信心,不信任法律,怨恨法院,有的放弃司法救济而成年累月的上访,成为令各级党政、司法机关头疼的上访专业户,有的暴力抗法,拒绝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但由于法院放弃司法独立,有法不依,这样的事情一再出现,可以说,都是案件汇报惹的祸!

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原因,这就是法院内部不符合法治理念的制度设计,比如错案追究制,下级法院将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一律作为错案追究承办法官的责任,其危害性是极其明显的。首先,二审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并不一定就是错案,一审、二审判决结果不同有各种原因,有证据原因,有的狡猾的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一审不交,二审才提交证据,导致事实认定出现出入。有法律认识上的原因,一、二审承办法官对法律适用有不同的理解,难说谁的意见更正确,但二审法官手握终审权,单凭案件改判的事实追究一审承办法官,实际上是让二审法官既作运动员又作裁判员,严重挫伤了一审法官的积极性。

青岛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乙两个公司签了一份电脑购销合同,由于乙方违约拒绝履行合同,甲方将其诉之法院,要求赔偿30%违约金,乙方答辩称双方所签的只是一份意向书,不是合同。理由是合同第13条规定:“按此标准参加招标”。但双方没有招、投标。一审法院认为,原被告所签合同,对《合同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双方均有约定,双方签字盖章,视为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合同签订以后,被告于约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又未履行所谓“招标”义务,故被告的辩解不予支持。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对同一事实,二审法院却认为,“合同第13条虽然是其他约定事项,但其所表达的意思足以改变合同的性质。本合同名为购销合同,是为招标意向书,故双方之间未建立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买卖关系不成立。”二审法院还认为,“合同第13条的约定改变了合同的性质,进而阻却了合同生效。虽然被上诉人可以参加招标,但其未必能中标,其通过买卖合同所欲获得的利益存在极大的偶然性,被上诉人以这种利益损失为依据要求上诉人赔偿损失,违反民法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其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判决驳回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的诉讼请求。

稍有法律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出,二审法官的逻辑是荒唐的,其一,混淆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概念,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为前提,合同既然不成立,第13条又怎会阻却合同的生效?其二,混淆了合同与招标意向书的区别,合同不管存在什么样的条款,不管有效无效,都不影响作为合同本身的存在,就像鹿不管有角没有角都不能变成马一样。二审法官的错误在于指鹿为马。

就是这样一个二审明显错误的案件,根据当地法院的错案追究制,却要追究一审判对了案件的法官的责任,这是多么荒唐!

还有一个案例却让我们的法官们陷入了尴尬。一审判原告胜诉,二审改判原告败诉,法官为此被追究错案责任,丢了奖金不说,还丧失了升迁的机会。可是当事人锲而不舍,坚持申诉,终于省高院再次改判,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这个结果让已经为此离岗的一审女法官欲哭无泪,荒唐的错案追究让她付出了如此代价!实际上,这位女法官还算幸运,她总算证明了自己的正确。但这一结果有极大的偶然性,有多少判对了案子却又因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被改判的法官却要冤沉大海!

于是,一审法官为了少判或不判错案,下级法院为了减少错案率,只能选择向二审法院汇报,至于丧失了审判的独立性,丧失了程序公正,丧失了正义,没人会关心,没人会在乎。

原载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律师会见杜导斌受挫
大陆律师:一个危险的职业
有法不依,中国司法之癌(法院篇)上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