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家貪污猖獗 嚴重耗擲國家財源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法新社吉隆坡四日電) 此地一項國際會議的與會代表發言指出,打擊日益猖獗的貪污行為對亞洲國家而言,乃是消除貧窮現象的要務,但一些貪官污吏、法律漏洞以及民眾的漠然卻正使某些國家的財源為之耗損。

發言中說,許多亞太國家的公共建設資金中,有三分之一都被中飽私囊,相關的採購陋習使得政府當局在為貨品和服務支付價款時,總是超出標準百分之二十至一百。

在香港某些財富啟人疑竇的公務人員易遭革職而甚至無須證據的同時,這類官員在萬那杜等窮國卻可能成為他人無可奈何的「大人物」。

出席「第四屆亞太地區反貪污會議」的三十五國代表們聽取了一些令人沮喪的事實和數字,會議是由亞洲開發銀行與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主辦。

將於週五閉幕的這項會議檢討了二十一個「反貪污行動計畫」支持國家的進展狀況,而由亞銀與經合組織所提出的這項計畫係一九九九年在菲律賓馬尼拉開始推動,相關國家承諾要打擊受賄、洗錢等行為,並提升政府廉潔程度。

有關方面所提出的初步報告和會中的個人發言內容顯示,各國言行之間以及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作法仍有大幅落差存在。

比如新加坡規定,公職人員必須每年宣示自己並無債務負擔,同時還須申報投資與房地產持有狀況,以及個人資產和在封閉型公司的持股多寡。

報告指出,香港公務員的生活水準一旦高於職務所得,那麼即使當局並未掌握到收賄的證據,仍將認定相關公務員觸法。

儘管許多國家表面上都有肅貪法律,但其中某些國家的法律存有「漏洞」,而其他國家的此類法律則根本形同虛設。

比如萬那杜雖為上述反貪行動計畫的簽署國之一,但「國際透明組織」的該國負責人派特森卻在會中提出的背景報告中說,一些貪官污吏還是可以逍遙法外。

亞銀副總裁林登在會中說:「肅清貪污不再只是個道德問題,而已成為消除貧窮的一大利器。」

研究顯示,貪污之為害可耗損一國國內生產毛額到百分之十七的程度,「等於是剝奪了人民原本可用在消除貧窮和推動持續發展上的寶貴資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鎮長稅案 
 廖學廣改判12年
美副國務卿赴格魯吉亞調解危機
前埔里分局刑事小隊長涉受賄  30萬交保
師濤 :  誰還有臉再說「少數派」報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