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者分析溫家寶訪美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詢報導) 輿論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近期美中兩國間的貿易摩擦和由台灣選舉及公投制憲而引發的台海危機,將會成為中國總理溫家寶首次訪美的主要議事內容。但是也有專家認為,溫家寶此行雖然會強調中國在台灣問題的立場,但重頭戲還仍將是他和美國政府在貿易爭端上進行討價還價。

*溫只能在非原則性問題上讓步*

早些時候,美國指責人民幣幣值偏低,使美國在不公平的貿易競爭中處於劣勢,甚至認為這導致了美國大量工人的失業。之後,美國宣布將對中國紡織品施行新的配額,並且認為中國彩電在美國進行傾銷。《華爾街日報》說,溫家寶下星期二將和布什重點討論這個問題。同時,中國方面為了表示善意,將恢復上個月因為美國針對中國的連串貿易行動而推遲的前往美國的採購活動。中國官員說,下星期中方將派兩個貿易代表團,來美國採購農產品、化學產品和鋁製品等。

在談到溫家寶與美國官員商談兩國貿易問題時可能採取的立場時,美國漢密爾頓學院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李成認為,溫家寶只可能在一些非原則性的貿易問題上讓步。

李成說:“我想他在一些原則問題上,尤其是在人民幣的爭執問題上,我想他不會作大的讓步,而且會更多地解釋中國的立場。如果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十五,不僅會影響中國經濟,也不是美國的經濟利益所在。但是在另外一些非原則問題上,例如貿易的順差和逆差方面,他會做出一些積極的調整。”

*人民幣升值並不解決美國問題*

路透社報導說,事實上不管紡織品,還是彩電問題,只是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的一小部分。今年前九個月,美中貿易總額已經達到1千2百80億美元,比一年前增長超過百分之二十。但是雙方的貿易額則很不平衡。

波士頓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傅士卓認為,美國國內就業市場的不景氣,給政府造成壓力。美國則抱怨中國沒有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和義務,導致美國對華貿易有很大的逆差,甚至認為這也是導致美國失業率增加的因素。

傅士卓說:“(美國)有一些合理的抱怨,說中國沒有遵守世貿規則。例如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農產品就比預期的要低。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很大。所以這些問題將會是重要的議題。我也認為溫家寶在這些方面應該會表明中國的立場。”

但是傅士卓也認為,要求人民幣升值,並不會解決美國貿易所面臨的問題。

*台海局勢不會成為主題*

《華爾街日報》說,溫家寶下星期訪問美國,本來應該著重討論兩國之間的貿易問題。但是近幾個星期驟然緊張起來的台海局勢,成為闖入兩國高層領導人此次會晤的又一個問題。但是有學者認為,盡管如此,溫家寶訪問美國的議題仍將以經濟貿易問題為主。美國傳統基金會中國問題學者譚慎格認為,溫家寶的職責並不在於對外關係領域。

譚慎格說:“讓我驚訝的是,溫家寶並不處在對外政策的決策中心地位。他基本上主要負責國內的經濟問題。”

有分析認為,中國可能會以北韓核問題敦促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表態。但是譚慎格表示這種交易實際上並不可能。他認為布什政府仍將維持既有的政策,不會支持台灣獨立,同時也反對中國動武。

*台灣問題溫必須表現強硬*

而李成則認為,溫家寶在台灣問題上,一定會表現出應有的強硬態度。他說:“最近台灣搞公投,使中國國內的民族情緒又急劇高漲。溫家寶在這方面表現出了他該有的強硬。如果在政治上不堅持中國的外交原則,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能夠倖存下來。”

李成還說,雖然溫家寶主管的是國內經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不會參與外交事務。這次訪美就表現出了他對外交事務的參與。李成認為,溫家寶訪美,將使他有機會和美國官員相互了解。這也有利於他在國際上樹立形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問購閑置核武器設備
美學者談溫家寶:逢凶化吉的中國政壇存活者
簡又新:台美溝通管道暢通
林保華﹕請江綿恒同志負起防治中國艾滋病的重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