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一周經濟回顧特別節目(2003年11月30日 )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

在線觀看
下載收看

【東方】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特別節目。中國經濟象一個迷﹐很多西方人看不懂﹐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的文化﹑風土﹑人情﹔很多中國人也看不懂﹐因為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國際貿易﹑外國投資增長迅速﹐逐漸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所以談中國經濟裡不開中國的對外貿易﹐尤其是和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 美國之間的貿易。

【旁白】中國經過將近15年的艱苦談判﹐最後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的成員﹐一年前﹐中國降低關稅﹑執行新的商標﹑專利和版權法等做法﹐獲得WTO 其他成員國的讚揚﹐但是兩年以後的今天﹐美國朝野不斷放出信息﹐對中國的經濟改革逐漸失去耐心。

唐.伊凡斯訪問中國時的講話

頭銜﹕唐.伊凡斯 美國商業部長

字幕+配音﹕我們一直很耐心﹐因為我們知道﹐改革需要時間﹐不可能一步到位﹐可是當你看到改革的時機和動力已經在那裡﹐但是實際上的步伐卻慢下來的時候﹐這就令人擔心了。我們一直在關注著中美貿易﹐現在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是進口的5倍﹐兩國之間的貿易如此的不平衡﹐美中貿易逆差巨大﹐很自然﹐在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就會抬頭。

【旁白】中國對外界的批評很敏感﹐美國政府非常了解這一點﹐但從目前公開發表的有關中國落實WTO 承諾的報告﹐顯然評價並不高。

採訪白宮顧問祖炳民先生

頭銜﹕ 祖炳民博士 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

內容﹕在經濟方面﹐在貿易方面﹐美國是主張貿易自由的﹐跟中國的貿易都是希望共同開發亞洲的市場﹐同時也贊成和支持中國加入WTO 世界貿易組織﹐那麼這樣的話呢﹐就希望中國更開放市場﹐因為中國市場還是世界主要國家裡裡是最大的國家﹐同時希望金融﹑保險﹑銀行都能夠准許外國進去。

【旁白】過去﹐美國國會每年都要舉行中美貿易關系的辯論﹐決定是否要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中國政府一直把這個一年一度的國會辯論視為攻擊中國政府的論壇。

加入WTO 以後﹐一年一度的辯論被取消﹐中國享受永久貿易最惠國待遇。但是﹐有關中美貿易的辯論並沒有結束﹐只是轉移到了其他的論壇。那麼﹐這個論壇在哪裡呢﹖

【旁白】德克薩斯州的College Station 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人口只有6萬﹐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城市。

【旁白】美國最老的大學之一﹐德州農工大學﹐就坐落在這裡。這所大學創建于1876年﹐屬于德州大學農業和工程機械學院﹐是德克薩斯州最早的公立高等學府。1963年﹐正式改名為德州農工大學﹐叫農工大學是為了延襲歷史﹐課程遠不止于農業和工程機械﹐還包括教育﹑商業﹑建築﹑地理﹑藝術和醫藥等。德州農工大學註冊學生4萬4千﹐所以College Station 是個地地道道的大學城。除了大學﹐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圖書館也建在這裡﹐這裡陳列著大量的照片﹐還有模仿老布什在大衛營的辦公室﹐甚至還有一段柏林牆。

【東方】在我身後的就是布什圖書館﹐11月5號到8號之間﹐中美關係論壇在這裡召開﹐美國方面出席的級別最高的官員是國務卿鮑威爾﹐中國代表團由前中國副總理錢其琛帶隊。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是這次論壇的重要話題之一。

錢其琛發言

頭銜﹕ 錢其琛 前中國副總理

字幕+配音﹕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出口市場﹐對中國的出口給美國每年增加50 萬個就業機會。

【旁白】過去兩三年來﹐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增加﹐2000年是4%﹐2001年4.7% 2002年5.8%﹐2003年9月份的失業率是 6.1%。與此同時﹐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顯著上昇﹐1994年的貿易逆差是230 億美元﹐1997的時候﹐逆差達到500 億美元﹐2001年830億美元﹐2002年是1030 億美元﹐今年頭8個月﹐貿易逆差已經達到770億美元﹐10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了將近4倍。

鮑威爾發言

頭銜﹕ 鮑威爾 美國國務卿

字幕+配音﹕我們對美中兩國貿易的不平衡感到擔心﹐並為此受到壓力。美國制造業很難進入中國市場﹐人民幣和美元之間也不是市場匯率﹐過去幾個星期以來﹐布什總統﹑財政部長斯諾﹑商業部長伊凡斯以及貿易代表佐利克﹐一次又一次提醒中國。

我們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互利互惠是發展貿易的基礎﹐隨著兩國經濟的廣泛接觸﹐我們需要中國兌現加入WTO 時作出的承諾﹐當然美國也會兌現開放和自由市場的承諾。

【旁白】那麼﹐中國到底有沒有誠意兌現加入WTO 時作出的承諾呢﹖根據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沈明明教授的看法﹐這並不是有誠意還是沒有誠意這麼簡單的問題。

採訪沈明明

頭銜﹕ 沈明明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字幕﹕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現象﹐可能很多人不太去注意﹐是什麼呢﹐你比如說這個美國﹐在關於WTO 談判的時候﹐美國的企業界﹐正反兩方面的意見都在向政府施加影響。所以呢﹐他的這個談判代表在向中國方面提出條件的時候﹐他是受著美國國內企業界壓力的情況下提出來的。中國情況不一樣﹐我不知道細節了﹐但至少是按照我的觀察﹐中國政府和企業沒有一個互動的關係﹐而中國政府的談判代表﹐就自認為代表了企業界的利益﹐而且對企業界基本上是不透明的﹐是簽完了字才開始﹐跟企業界說﹐那麼這樣呢對中國的企業界是很不利的。第一﹐沒有一個合適的INPUT﹐第二﹐是等到加入了以後﹐我才知道了詳細的細節之後我才準備怎麼應對這個局面﹐也就是說我可能丟掉了好幾年的時間﹐咱們先不要說14年的時間﹐企業在迅速地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會出現政策扭曲的問題。

【旁白】兩年前﹐當中國積極爭取加入WTO 的時候﹐草庵居士發表了許多的文章進行分析和批評﹐他的文章曾經在中國青年報連載﹐但是後來又被取消。草庵居士以其直率敢言和思路的大膽而聞名採訪草庵居士。

頭銜﹕ 草庵居士 泛美投資銀行副董事長

字幕﹕當然從現在來看呢﹐這個WTO 現在已經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加入WTO之後﹐就是這個政治體制上的變化改革已經非常非常地滯後﹐經濟的發展已經嚴重地受到制度上的制約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入WTO 必然會對外界產生一種影響﹐就是說中國沒有履行這個WTO 的承諾﹐這種現象其實是政治體制造成的。

【旁白】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國大陸的一個敏感話題。現代社會﹐經濟和政治是配套的﹐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入﹐政治改革勢在必行﹐說到中國的政治改革﹐沈明明教授分析說。

採訪沈明明

頭銜﹕ 沈明明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字幕﹕我覺得這個問題很複雜﹐我來從兩個不同的思路來談這個問題﹐一個就是按照剛纔你說的那個思路﹐經濟改革發展比較快﹐政治體制改革是滯後﹐就象有些人說的﹐等于中國這些年來是經濟體制改革推著政治體制在變﹐按著這個思路﹐你可以找到很多證據﹐我記得那個1989年的時候﹐10月份的時候﹐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來北京訪問﹐我去見他﹐他跟我講﹐說1989年6月份出的這個事﹐關鍵在于﹐你們經濟上開始改革﹐政治上沒有動﹐所以才出現這些問題。那麼當時我呢﹐在那種環境下﹐也不能說太多。我舉了一個例子﹐我剛從天津的一個村子﹐叫大邱莊的回來﹐那個村的村長﹐跟我講了這麼一個說法﹐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就象一輛小車的兩個輪子﹐如果只有一個輪子轉﹐另外一個輪子不轉﹐只能在原地打轉轉﹐結果尼克松哈哈大笑﹐他說這個村長和我一樣﹐他也可以當總統。但是這只是一種說法。我說另外一種思路﹐如果你要是客觀地觀察中國的這20幾年的改革﹐你會發現﹐這個改革實際上是從政治體制方面開始的。

【旁白】中國加入WTO 兩年後﹐美國的確對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滿﹐中美之間的貿易非常不平衡﹐貿易逆差巨大。尤其明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經濟問題﹐就業問題是選戰的熱門話題﹐而中國很容易成為批評的對象。在這次中美關係研討會上﹐與會者向錢其琛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如何才能增加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字幕﹕目前來講是有一些逆差﹐這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中國應該增加從美國的進口。

當然我們希望﹐美國的市場﹐這個供貨的方﹐這個限制要減少美國出口的有一些比較高科技的﹐我們需要的﹐如果這個限制很小的話﹐當然這個貿易量就會受到影響。

【旁白】對一些懷有敵意的國家﹐美國的確有出口限制﹐主要是禁止出口可以用作軍事用途的高科技產品﹐美國是不是會放棄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呢﹐祖炳民先生回答說。

採訪白宮顧問祖炳民先生

頭銜﹕ 祖炳民博士 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

字幕﹕這個觀點我想這比較不是那麼容易﹐第一個就是剛纔您所說的一個基本法規的問題﹐不能夠輸出給共產國家﹐但是中國已經不是象蘇聯俄國那樣的共產國家﹐已經由共產國家實際在經濟方面轉到已經不是統治經濟了﹐轉到市場經濟了﹐美國很了解這一點﹐但是呢﹐美國還懼怕這個高科技的技術各方面一開放到中國﹐中國會轉到其他的國家﹐象伊朗啦﹑現在沒有伊拉克了﹐敘利亞啦﹐這些個國家﹐這是美國擔心的﹐那麼雖然中國能保證啊﹐但是有幾個公司啊﹐美國得的情報﹐幾個公司還實質在那邊做﹐在高科技的技術轉讓。

【旁白】在中國加入WTO 之前﹐美國國會每年都要討論是否延長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而人權是必然被涉及的領域。從前幾任政府開始﹐美國的政策是把人權貿易脫鉤﹐現在的小布什政府也會繼續這樣的政策慣性。

採訪白宮顧問祖炳民先生

頭銜﹕ 祖炳民博士 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

字幕﹕他(布什)認為有這個責任﹐使每個人都能夠享有天賦的人權﹐美國把這個人權作外交政策還不是他開始﹐是卡特時候﹐卡特也是一個很好的老老先生﹐很好的一個總統﹐在這個人格上﹑品德上跟小布什一樣了﹐現在呢認為這個掛鉤是不相當的﹐人權不能跟貿易方面﹐一方面推動人權和宗教自由﹐這方面因為中國還不夠﹐尤其宗教自由了﹐你比方象法輪功了﹐我們都看到法輪功﹐我自己認為﹐這個江主席﹑江澤民做得有點過份了﹐法輪功不理他﹐你沒有到今天這樣子﹐你看現在全世界﹐法輪功聲勢浩大。

【旁白】中國社會和經濟﹐除了對外貿易存在不平衡之外﹐內部本身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未來中國社會的穩定與否﹐經濟能不能高速發展﹐取決于這些存在的弊病和問題能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國的金融系統﹐銀行壞帳問題。

採訪草庵居士

頭銜﹕ 草庵居士 泛美投資銀行副董事長

字幕﹕中國銀行的壞帳﹐金融界的壞帳﹐實在是太驚人了。這兩天﹐跟國內官員談的時候﹐一位官員﹐我不好講他的名字﹐談到這個問題﹐談到這個壞帳到底有多少的問題﹐他跟我講了一句話﹐他說現在國家對這個問題很重視了﹐溫家寶先生已經指示國家統計局﹐重新規範認真地去調查我們國民總產值到底有多少﹐我們的銀行壞帳到底有多少﹐清查。這件事情說明一個問題﹐以前的這個統計數字不準確﹐國內自己承認不準確﹐而且說銀行壞帳也不準確﹐講這個問題時﹐ 從我們的數據上來看﹐國內的壞帳遠遠高于70%﹐這種壞帳的比例是非常大的﹐銀行的壞帳要危害到整個百姓的利益﹐現在呢這個在最近呢﹐國務院作出了一個新的決定﹐就是每年要給國有銀行8千億人民幣的準備金﹐彌補這個壞帳﹐增加準備金﹐但是這點錢﹐相對于4萬億到6萬億的壞帳來說﹐杯水車薪﹐可能需要5年到10年的時間才能補齊這個錢。

【旁白】草庵居士倒是給中國政府出了一個彌補壞帳的辦法﹐通貨膨脹。

採訪草庵居士

頭銜﹕ 草庵居士 泛美投資銀行副董事長

字幕﹕我呢是一直主張中國要施行通貨膨脹﹐溫和的通貨膨脹﹐就是說國內要保持一個20% 到25% 的通貨膨脹率﹐持續幾年。 實際上現在已經是這個﹐國內的M2 的發行已經是有這個跡象了﹐而且溫家寶先生經接受了這個建議﹐他已經默認了這個東西﹐他已經慢慢接受﹐因為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中國實行長期的積極財政﹐大量的錢投進去﹐沒有效果﹐而積累的國債跟外債和壞帳太多了﹐只能用通貨膨脹這種緩和的辦法來消減。 這樣的話呢﹐老百姓會吃點虧﹐但是這種情況總比讓全體社會崩潰﹐整個經濟崩潰了﹐百姓所遭受的磨難少很多﹐這是壞辦法中最不壞的辦法﹐它不是個好辦法﹐但是個最不壞的辦法﹐這是我的想法﹐但是從目前看﹐這個方法能否執行下去﹐我很難說﹐這關係到一個體制改革和社會穩定的問題。

【旁白】說起中國社會的穩定﹐大量的城市下崗工人和龐大的農村流動人口是社會穩定的隱懮﹐意識形態的喪失﹑貧富差距的擴大在動搖中國社會的基礎。

採訪白宮顧問祖炳民先生

頭銜﹕ 祖炳民博士 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

字幕﹕中國成立以來﹐把老工業區疏忽了﹐沒有扶植﹐現在才開始﹐胡錦濤上臺以後才開始振興東北﹐這都是對的。我想兩個問題﹐一個是貧困問題﹐因為沿海地區改革開放﹐發展得太快﹐跟西北啦窮鄉僻壤比起來。農民的生活還是太苦﹐農民的收入啦﹐能夠扶植人民﹐這很要緊﹐所以你要走到小康的話﹐必須把窮人都扶植起來。再一個呢﹐就是下崗的工人太多﹐國營的企業倒閉了﹐下崗的工人太多﹐失業方面﹐對這方面﹐我想要特別注意。所幸這些失業的工人還沒有鬧出大事情來﹐顛覆政府啦這些事情都沒有﹐這是不幸中之大幸﹐所以我想對下崗工人的職業的問題﹐能夠多多地考慮。

【旁白】中國有13億人口﹐其中超過半數是農民﹐有人說﹐中國問題就是農民問題﹐解決了農民問題﹐也就解決了中國的問題。但是﹐三農問題﹐也就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當局的難題。周曉女士是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教授﹑負責人﹐她也是美亞企業家協會主席﹐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她還創辦了美國國際教育發展基金會﹐致力于在中國的扶貧和在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工作。她對中國的農村﹐尤其是農村教育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

採訪周曉

頭銜﹕ 周曉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字幕﹕中國哪怕最貧困的農民﹐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我走到很多地方﹐父母賣血﹐都要送孩子上學﹐你知道賣血會產生愛滋病﹐他們都懂這個。但是他覺得﹐只要我孩子能上學﹐擺脫這個農民﹐我干什麼都願意﹐很感人﹐基本上很多地方都有﹐而且是很貧困的地方﹐我去的地方基本是山區啊﹐平均的年收入不到美金200﹐非常非常困難的地方。

【旁白】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中國對義務教育的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世界排名落後﹐比非洲國家烏干達還要低。而且雖然中國的農民人口佔大多數﹐但是對農村的教育投資卻很不成比例﹐而且在教育上存在對農村的歧視。

採訪周曉

頭銜﹕ 周曉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字幕﹕中國的教育制度對農民是絕對不利的﹐不僅是從小學到高中﹐從毛澤東時期到燈小平時期﹐中國的教育比例就佔的很少﹐政府投資教育的很少﹐但是農村的比城市的總是要更少﹐你這樣算嘛﹐比如在招大學的時候﹐農民的小孩唯一的出路﹐能走出農村的﹐就是要讀書﹐中國有傳統﹐孔老二的文化﹐哪怕賣血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那麼你知道嗎﹐如果你有北京的城市戶口﹐你只要500分就可以進北大﹐農村的小孩﹐靠父母賣血上學的小孩﹐要600分﹐或者625分﹐635分才能進北大﹐就他要比北京﹐家庭條件要好﹐經濟條件要好﹐而且又有國家負擔的這種情況下﹐又有優秀的學生和老師﹐還要付125 分的這種高分進﹐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你至少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條你要做到。

【旁白】那麼﹐解決三農問題最關鍵之處在哪兒呢﹖

採訪周曉

頭銜﹕ 周曉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字幕﹕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黨高于法﹐所以呢﹐只要是一個黨高于法的話﹐就沒有辦法完全徹底﹐特別是在農村﹐執法。就是如果你要是黨高于法的話﹐如果我犯了錯誤﹐我干了什麼﹐如果我是幹部我是黨的話﹐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所以就是無法無天﹐無法無天就是哪怕共產黨有很好的政策﹐也不可能貫徹下去﹐何況共產黨還沒有很好的政策﹐真的共產黨有很好的政策﹐它怎麼貫徹下去啊﹖所以為了使共產黨自己把自己的政策貫徹好的話﹐它也應該執法﹐執法以後﹐人民養成一個執法的習慣﹐共產黨你犯了法你也受罰﹐老百姓才服啊﹐老百姓才會真正地守法﹐他看到黨員幹部都不守法﹐為什么要我守法啊﹐對不對﹐大家都養成一個習慣﹐在中國不守法已經Institutionize 了﹐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文化了。

【旁白】最後﹐我問周曉教授﹑沈明明教授和草庵居士﹐5年後的中國會是什麼樣﹖

採訪周曉

頭銜﹕ 周曉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字幕﹕如果就這樣下去沒什麼大的變動的話﹐經濟上呢可能會這樣慢慢的發展﹐但是我相信﹐會有所謂的民﹐就是胡錦濤會推動一下民主的﹐鄉一級的選舉﹐也許會可能有。

採訪沈明明

頭銜﹕ 沈明明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字幕﹕中國經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能保持一個發展速度的可能性是絕對存在的﹐但是會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因素是不可預測的﹐不確定的﹐現在很難度量﹐我自己現在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但我還沒有數據﹐所以我不敢瞎說。

採訪草庵居士

頭銜﹕ 草庵居士 泛美投資銀行副董事長

字幕﹕這個5年﹐說中國經濟崩潰﹐中國社會是不會垮的﹐但是經濟體系會崩潰﹐如果說現在中共不抓緊時機﹐馬上進行全面的體制性的改革﹐實行法制的社會﹐中國經濟一定會出現一個大的變動﹐所謂變動﹐是指經濟體系的崩潰﹐有可能我們創造的財富﹐10年20年創造的財富﹐一夜之間返回到一個貧困的﹐就象巴西也好﹐阿根廷也好﹐他們都經歷了這個過程﹐我們都可能面臨這個問題﹐而且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出現得非常大。

【東方】經濟學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它牽涉了歷史﹑政治﹑文化﹑地理﹑人口﹑心理等諸多因素。過去100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致力于用一種數學公式和數字來解釋經濟現象﹐用加入各種參數的方法來完善經濟學理論。但是經濟的發展﹐經常出乎專家學者的預料之外﹐至于說5年後的中國經濟究竟會怎麼樣﹖也許這要等到歷史翻過這一頁之後才會真相大白﹐而這個過程﹐取決于天意﹐取決于命運﹐用現在的話來說﹐取決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各位觀眾朋友﹐這一次的一周經濟回顧特別節目就播送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我是東方﹐咱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電視一周經濟回顧(2003年09月28日)
新唐人一周經濟回顧(2003年10月12日 )
新唐人一周經濟回顧(2003年10月26日)
新唐人一周經濟回顧(2003年11月02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