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亮麗的經濟數字隱藏著赤字危機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焦興華北京特稿)中國大陸近年來持續保持高經濟成長率羡煞國際社會,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經濟數字背後,真相卻是債台高築,隱藏著龐大的赤字。中國大陸的國債發行量已愈來愈多,國有銀行壞帳、社會保障基金等累積起的鉅額債務,潛藏著巨大危機。

一年一度的人大會議即將公布中國大陸政府財政預算,值得觀察的是連續多年來中共一直以巨額財政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表面榮景。去年中國大陸財政部長項懷誠公布的財政赤字預算,高達三千零九十八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大的預算赤字,首次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接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定的危險債務指標。

自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中國大陸為維持經濟成長,採取擴大公共、基礎建設支出的方式來刺激經濟成長。二00一年,中國大陸預算赤字為兩千五百九十八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重的百分之二點七;二00二年的預算赤字,相當於在二00一年的基礎上,增長了百分之十九。中國大陸目前尚未償還的國債達一兆五千六百零八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六點三,實質上,中國大陸的經濟已長期陷入了赤字債務泥淖。

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分析報導,江澤民執政十三年來,雖然外觀看起來搞活了經濟,但這些經濟成長幾乎都是透過發行公債籌措資金來達成表面繁榮。一九八九年江澤民剛上台時,中國大陸每年發行的政府公債只佔GDP的百分之零點五,到了九七年這項比率竄升至百分之三點二,預估今年發行的政府公債數量,可能超過經濟產值百分之五以上。

中共的債務問題還不僅止於公債,因為官方債務只佔整體債務的小部分,國有銀行壞帳約四千億人民幣、政府的勞退和社會保障基金債務約一兆元人民幣,這些未列入國債的支出,才是更大的問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僅銀行壞帳就佔中國大陸國民生產毛額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五。

自一九九三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就一直深陷在通貨滯漲、需求不足的泥淖之中,幾乎完全依靠外資和外貿。雖然勉強維持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但早期兩位數的經濟增速連年下滑,跌落到一位數,近年每年為了經濟成長率「保七」絞盡腦汁。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生產過剩,內需不足,市場蕭條,中共以政府投資的方式,將大量資金投入房屋道路機場車站等基礎工程建設,企圖以大規模的建築產業帶動投資,帶動就業,帶動消費,並帶動其他產業的繁榮。這項財政策略雖然讓中國大陸各地城市的基礎設施得以改造,但帶來的嚴重後遺症卻使中共債台高築、赤字暴增。

據深入研究中國大陸經濟狀況的德意志銀行分析,中國大陸的經濟是外強中乾,外部經濟力量主要來自外資,以及出口部門擴張;內部問題包括財政、金融、通貨緊縮、所得分配等都在持續惡化中,未來不論是誰入主中南海,恐怕都得面對日益惡化的龐大赤字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蘇張家港各類政務新媒體帳號現「關停潮」
中共廣電6家上市公司財報去年合虧逾42億
【新聞五人行】美「定點清除」TikTok黨性?
39名中共官員密集病亡 兩省級高官同日去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