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伊戰爭不能速戰速決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特稿)從美國總統布希以及他的核心幕僚群近兩天的談話可以看出,伊拉克戰爭很有可能不是近期內能夠結束的。然而真正將面對長期動盪不安的將是全球的金融市場、經濟成長,美國民眾的消費意願下降,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美英聯軍在伊拉克遭到相當頑強的抵抗,這一場戰爭已經愈來愈顯示出它和十二年前的波灣戰爭不同,聯軍部隊壓境另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且未獲得聯合國授權,在正當性上遭到美英之外世界主要國家的反對或質疑。

在盟軍遭到伊拉克部隊頑強抵抗後,各界開始擔心伊拉克戰爭會成為一場持久戰,雖然不必然是如此,但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卻是深遠的,特別是近日全球各重要股市下跌,更凸顯市場對伊拉克戰爭影響全球經濟憂心之深。

戰爭不是導致經濟衰退,就是刺激經濟發展;但當一場戰爭與石油產地有直接關連時,經濟衰退的疑慮就會佔上風。根據美國國會預算部門估計,美國為了打這場戰爭,總計軍費將達九百五十億美元之鉅,軍費及相關支出將令美國納稅人在今後數年間每年承擔約兩百億美元,戰後駐紮在伊拉克大約七萬五千名美軍每年的維持費約一百七十億美元。

沈重的負擔將拖累美國、甚至全球的經濟發展,高昂的油價以及未來發生可能性更高的恐怖攻擊,都令人對未來經濟走向心存疑慮。

一九九一年前一次波灣戰爭的總支出是六百十一億美元,換算成目前的幣值約是八百多億美元。

一些經濟學家擔心,在股票價格滑落以及經濟報告一反過去看法的時候,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降表明經濟將出現新的下降趨勢。同時,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戰爭的擔憂加劇。

雖然在布希總統宣佈四十八小時請海珊離開伊拉克最後通牒後的一週裏,石油價格曾經大幅跌落,股市指數上升,因為大家預期戰爭將速戰速決,消除所謂地緣政治面的不確定因素,但隨著戰爭時程的增加,股市和油價還是在前幾天向負面發展。

應該不會有人懷疑戰爭的結果,不過,如果戰事加劇,戰鬥打得艱困,傷亡和對基本建設的破壞加大,戰後的重建工程就更為艱鉅,這些都會連帶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以及對未來中東和平的期望,甚至擔心新的恐怖攻擊再出現,沈重打擊全球經濟。

布希已經向美國國會要求通過為未來半年戰爭經費增加的七百四十七億美元開支,讓人擔心戰爭不會很快結束,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對美國出口一向為主要經濟活動,一旦佔美國經濟活動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消費行為減緩,對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將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這也是值得持續注意的重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已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美制裁助伊朗軍方影子銀行網絡 含香港公司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