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谷蘭:趨勢專家的觀察能力

兼評朱鎔基的百口棺材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0日訊】大前研一預測兩年後中國會成為邦聯,並主張台灣加入,否則會被遠遠的拋棄,喪失競爭力。章家敦對這個建議期期以為不可;在看到香港的前車之鑑,尤其是〈基本法〉23條的立法(訂定言論叛國罪),我們也不以為然。至於中國會不會成為邦聯,趨勢在未來,大家且拭目以待。但是,事實上大前研一連觀察現狀都出錯,多是人云亦云。

茲舉一例:大前研一在他許多內容重複的書中,對朱鎔基推崇備至,其實是了無新意。朱鎔基確實有膽量、有魄力、不偷懶、不腐敗,是共產集團裡難得的好官;在他擔任總理之前的「宏觀調控」也救了中國一命。但當了總理的五年來,可用八個字「功敗垂成、遺禍無窮」總結。這樣的總結很多人或許不能接受,但仔細分析也不難了解。本期張清溪教授的「後發劣勢」(4版)可作為「遺禍無窮」的代表;朱鎔基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斷膨脹國家債務,也留下後患;「保八」(經濟成長率達到8%)把地方官逼得造假弄虛。至於「功敗垂成」可以用朱鎔基打擊貪官為代表。朱以「準備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殺貪官,留一口給自己」的豪語,表示打擊貪污腐化的決心。結果如何呢?

根據逃亡美國的大陸女經濟學家何清漣觀察,中國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腐敗已從「個人腐敗」進步到「組織化腐敗」,再蛻變成「制度化腐敗」。朱鎔基在1998年3月當選國務院總理之後,正是腐敗邁入「制度化」的階段。

個人腐敗容易理解,就是個別人貪污、假公濟私;「組織化腐敗」是說腐敗始自組織首腦、組織內集體將公共資源「以權換錢」、利用公共資源賄賂上級。至於「制度化腐敗」,也有三點具體特徵:1.腐敗滲透到政治系統的大部分機構;2.腐敗成為制度安排,各機關都將自己擁有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資源拿來作為利益交換工具,同流合污,減少了政治經濟系統內的摩擦,如各地出現的賣官鬻爵;3.反腐敗淪為要挾他人以牟己利或鬥爭他人的工具。朱鎔基確實殺了不少貪官,但碰到遠華案的賈慶林,因為是江澤民愛將,不但殺不了,還官升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貪官越殺越多,腐敗成「制度」,朱鎔基打擊貪官不僅僅是「功敗垂成」,恐怕還要遺禍無窮呢。
──轉自《台灣大紀元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家寶接掌總理籌組財經內閣全力拼經濟
中國大陸歷任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出任中國國務院總理
大山:一場控制与反控制的大決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