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報章評析美國態度是決定伊拉克生死關鍵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十一日專電)美伊戰局一邊倒且迅速瓦解海珊政權,卻讓媒體輿論重點轉向解放後的伊拉克何去何從。

馬國華文報「南洋商報」社論表示,伊拉克境內族群與信仰的分歧所引發的動亂,在海珊政權消失之際,正迅速擴張與惡化。美英聯軍如何撥亂反正,實有待考驗。

社論說,海珊政權是垮了,然而美國現在還沒交出是否搜查到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化武的清單。此外,美國口口聲聲為伊拉克人民進行「解放」戰爭,現在成功了,將如何實踐還政予民的諾言?這些疑雲只有等待美英聯軍逐步解開。

另一份華文報「星洲日報」社論則率直質疑,究竟伊拉克的結局是否也像阿富汗?

該社論認為,美伊之戰似乎重演攻打阿富汗的版本。布希表明不理會海珊的生死,只要全面攻克,這是否意味放任海珊部隊進行沙漠游擊戰。就像捉不到蓋達恐怖組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又讓塔里班殘餘勢力在山區內打游擊一樣。屆時伊國境內仍再陷入權利紛爭,人民仍舊活在炮火的陰霾下?而且,美國與聯合國以及歐洲國家的關係不復從前,如果以美國主導下成立的伊拉克新政府,真能和平過渡嗎?都是值得世人拭目以待的問題。

另一份西報「新海峽時報」的社論則表示,巴格達淪陷了,海珊父子及其隨從不知所終,伊拉克畢竟被「解放」了,但是人民真能當家作主的大翻身了嗎?

美國現在正忙著獨撐重建復蘇的大業,但是主要的建設,必須要有龐大的伊拉克人民參與,否則重建工作從何談起。境內政治權利鬥爭正方興未艾。

社論指出,全世界都無法阻止這一場戰爭的爆發,也毫無力量偏離美軍攻向巴格達。但願伊拉克不會是西方片面行使暴力的起點,那麼這一場瘋狂的戰爭應在此時此地結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遊艇煙火引發希臘伊茲拉島火災 13人被捕
法輪功學員應邀前往印度大學傳功 師生歡迎
中國遊客無法回到全球旅遊市場 原因有三
【時事金掃描】烏兩大進展 上百無人機炸俄本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