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貿經驗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鑑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酈京4月13日報導)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和經濟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目前已經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國。但是一些專家指出,中國的經驗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並不值得借鑑。為什麼呢?

*成功出口國的五個先決條件*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並躍居世界第六大出口國。目前,發展中國家提供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出口產品,但是這主要來自中國和幾個石油出產國,世界最不發達的49個國家的出口總共只佔發展中國家的百分之二。

出口能夠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經濟利益,但是美國FORDHAM大學的法律副教授CHANTAL THOMAS認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的經濟也十分依賴出口,但他們卻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THOMAS認為,成功的出口國家要有五個先決條件。她說:“首先,這些國家都得益於在出口導向策略之前,有相對平等的收入分配。其次,有非常穩定的政治體制。第三,都得益於相當水平的基礎設施發展和資本融合。另外,有很高水平的區域整體性。最後,他們都參與某一特定種類的出口,往往是製造業而不是農業。這也是非洲撒哈拉國家和東亞國家不同的地方。”

*加強和別國貿易最重要*

2001年,THOMAS曾經親自在中國,目睹了中國加入世貿的情況。她說,目前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是不應該以農業出口為主,因為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非常寶貴。真正能增值的是服務業和製造業,這是中國應該加強的出口方向。

賽吉﹒波拉曾經是[世界銀行]和美國智囊機構[蘭德公司]的經濟學家。他認為,出口的產品種類並不那麼重要,關鍵要通過出口加強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賽吉﹒波拉說:“出口什麼並不重要,甚至出口本身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世界經濟融合。本國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和其他國家普通價格相似。要在勞動力、資本、知識和技術市場上全球化。一個國家沒有能賣給其他國家產品的問題是不存在的。你可以通過教育來幫助發現你的長處。但是如果沒有教育(讓人們了解自己的長處),唯一能做的就是出口你有吸引力的工業產品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姓台商夫婦在北京地壇醫院治療SARS
中國大陸高校自主招生必須實行三公開
台灣可望從SARS影響區除名
SARS疫情後遺症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訪菲受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