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豪空運十公斤各式灰燼赴德較量

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藝術家羅森豪受邀代表亞洲參加德國洛特威(Rottweil)當代藝術論壇,將以「敏感地帶」創作計畫與來自喀麥隆、德國、澳洲與加拿大等四位創作者共同交流。羅森豪視此次論壇為個人藝術生涯中的一項大挑戰。為了二十五天的創作,他已空運十公斤在台灣收集各式各樣的香灰、紙灰與動物骨灰等創作元素到德國,期盼用這些最在地的物質創作國際化的作品。

 洛特威當代藝術論壇的歷史至今超過三十年,每年以文學、歷史、音樂及藝術四大領域輪選邀請世界五大洲的藝術家齊聚一堂共襄盛舉,今年的主題是「原鄉與異鄉」。在明水文藝創育中心推薦下,羅森豪將過去十年間以台灣議題為創作軸線的「原鄉計畫」二十件作品送審,獲得評審青睞而獲選,羅森豪也是台灣第一位參與此論壇的創作者。

 羅森豪相當期待這次與其他地區藝術家互動交流的機會,據主辦單位表示,喀麥隆代表是為巫師,創作主軸就是巫術;澳洲代表背景是位考古學家,計畫以塑膠等當代商品創作一考古空間;加拿大代表則是建築師出身,將以空間作為主題;德國代表則對磁鐵相當有研究,創作品將鎖定於磁鐵引力互動上。

 至於羅森豪則是延續「原鄉計畫」以台灣本土素材為創作原料,擬定「敏感地帶」主題,他收集出生地嘉義鎮安宮、北港天后宮與大甲鎮瀾宮等台灣各大廟宇的香灰與冥紙紙灰,代表台灣人們對於信仰最熱的一個面貌。還有家裡媽媽煮食物的灶灰,以及撿拾而來的動物死屍骨灰作為媒材。

 初步計畫,羅森豪將這些收集來十公斤的灰分類與德國的水泥漆調和後,將論壇所在的展覽廳重新粉刷,他認為這樣的創作讓來自台灣的東西完完全全的留在當地,無論這個展廳的牆壁未來如何粉刷,它永遠存在。不過由於這個展覽廳是座古蹟,目前仍在申請,若是有困難,羅森豪將改以主辦單位提供的三公尺立方的空間為主,將材料塗上四面牆,再以台灣的米麩和德國的麵粉調成漿糊貼上當日報紙,二十五天過後將框架拆除,整件作品燒成灰燼,裝入瓶罐成為長期展品,或舉行儀式將其埋葬,更有個想法是將它投入當地曾有位國王投湖的地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飛機乘客登機時 空服員有哪些事要做?
為什麼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飛行員留鬍鬚?
旅遊專家:郵輪旅行必帶這12件物品
日本作家談文化差異 一個地名讓台灣人笑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