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戰地琴人」安德烈波帝遭虐待餓得皮包骨

人氣 47
標籤: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念祖╱專題報導〕「戰地琴人」的重心都在主人翁華帝斯洛史匹曼身上,因此這部電影的成敗就繫於波蘭斯基能否找到適當的演員,巧妙將他改造成僥倖戰火逃生的波蘭猶太鋼琴家。

謹慎的波帝 抓得住觀眾

  波蘭斯基在看了一千四百位試鏡者後,最後選擇了來自紐約,帶有匈牙利與猶太血統的安德烈波帝。之所以選擇波帝,是因為他看過波帝在「SOS酷暑殺手」的演出。波蘭斯基認為,許多演員都喜歡在電影裡彰顯自己,拚命要讓觀眾看見「我在這裡」,波帝卻不是那樣的人。

  波帝很謹慎,不會做一些太戲劇化的演出,但是他又很有存在感,因為他長得頗帥。所以即使是最簡單、最安靜的戲,他都可以抓住你的注意力。

  「戰地琴人」中的史匹曼長期營養不良,像過街老鼠般孤獨一人躲在公寓裡。為了幫助波帝進入這個角色,波蘭斯基要求他在片子開拍前先搬到巴黎住六個禮拜,每天只靠著一點點食物活下去,斷絕所有與人的接觸,所有時間都在練習蕭邦的奏鳴曲。

影片開拍前 先磨男主角

  等到影片在柏林開拍時,身高一八八公分的安德烈波帝,體重已從七十三公斤瘦到只剩五十九公斤,臉上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整個人虛弱地不成人形。

  「戰地琴人」的拍攝順序是倒著拍,一開拍就是片尾一場爬牆的戲,波帝告訴導演波蘭斯基說:「我完全沒有力氣。」導演回答:「你需要力氣幹嘛?做就對了!」

  波帝置身雪地,又冷又餓,全身只剩皮包骨。為了配合機器取景,他重複爬了很多次,後來幾乎爬不動,全身都在發抖抽搐。

  當他好不容易翻過牆的另一邊,卻看到他此生看過最荒涼的景象,那看起來完全不像電影場景,因為那都是廢棄的蘇維埃軍營。即使當時攝影機拍的是他的背面,他還是忍不住哭了!

  波帝說:「因為我想像那是我的城市,突然感到好孤單,那種強烈的震撼,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我想著,天啊!我還要再拍六個月,而我已經快累垮了,幾乎連一天都撐不下去。」

波帝遭「虐待」 未演就很像

  在波蘭斯基的持續「虐待」與「設計」下,波帝幾乎不用「演」,就已活脫像個戰火倖存者。為了讓他維持像戲中史匹曼一樣孤立而被排擠的狀態,波蘭斯基除了要求波帝戴上耳塞,還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非必要不得與他交談,波蘭斯基自己也都用波蘭文與工作人員說話。

  就算波蘭斯基要問候波帝,也是凶巴巴的:「你今天吃了什麼?你最好別被我逮到偷吃。」

  波蘭斯基要讓一切儘量逼真,所以一場波帝與哥哥抬著一籃子書走過大街的戲,波蘭斯基竟然在籃子中裝滿了波蘭文的百科全書,讓這兩個餓到沒力氣的演員抬得半死,決定偷偷拿出幾本減輕重量。沒想到這些都逃不過導演的法眼,兩人立刻被嚴斥了半小時。

導演親示範 演員沒話說

  光動嘴皮子不足以服人,波蘭斯基還會親自示範危險動作。有一天波帝剛睡完午覺,整個人還昏昏沈沈的,波蘭斯基就叫他爬上房子、掛在窗外、被亂槍掃射,然後再沿著房子滑下去,抓著排水溝的邊緣撐著、最後再摔下去。

  波帝聽完後的第一個反應是:「啊?!」然後他就問波蘭斯基有沒有人先做過一遍?得到的回答是:「別這麼孬好不好?你們這些好萊塢明星怎麼都這麼孬呢?」說完之後,波蘭斯基就把上述動作做了一遍,讓波帝覺得他「簡直就像電影裡的哈里遜福特」。

  然後波蘭斯基拍拍身上的灰塵,對波帝說:「好,現在已經有人做過,換你了!」

影片太震撼 波帝淚滿面

  片子拍完又過了好幾個月,終於到了第一次看片的時候,在場只有波蘭斯基、波帝與幾位音效工程師。波帝完全被這部影片的強大力量所震懾住,要不是在場還有其他人,他簡直就要淚流成海,只好咬住毛衣忍著哭。

  片子演完了,波帝還在思緒翻騰,不能自已,而波蘭斯基就只是雲淡風輕地轉過頭,對波帝說了一句:「還不賴吧!」

  就這樣,這部波蘭斯基覺得「還不賴」的電影,不但讓沈寂已久的他拿下了坎城金棕櫚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也讓原本沒什麼名氣的安德烈波帝,成為影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帝。(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影「非常演員」形象片 林柏宏等9星說英文
《媽的人生願望》登越南影史票房排行亞軍
85歲伊恩麥克連拍舞台劇時墜地 送醫後無大礙
席琳狄翁緬懷亡夫 帶他的照片看醫生做治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