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峽庫區部分古遺跡開始被淹沒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中國大陸三峽大壩開始蓄水,但三峽庫區大寧河下游的小三峽部分遺跡也漸漸被淹沒,有近兩千年歷史、長達八十公里的古棧道,已經被上漲的江水淹沒,有的石孔剛被淹沒一半。

據新華社報導,依重慶市巫山縣的監測數字顯示,今天三峽大壩的水位已經超過一百一十公尺,比三峽工程蓄水前上漲近二十公尺,而這些被淹沒的古棧道的石孔,離河面只有十五公尺左右的高度。

報導指出,以大寧河為主的古棧道網總長約四百公里,有六千八百八十八個石孔,小三峽地段就佔了三分之二。這些棧道修建於公元六十五年前,直至明代,保存完整。

棧道石孔多為四方形,六寸見方,孔深一尺左右,孔距約兩公尺,因地勢不同,有的地方一行石孔,有的是兩行,最險要處有三行。棧道石孔的大小、深淺、距離、遠近、高低、位置都非常規則,且相當光滑,幾乎沒有打造痕跡。

另一方面,聞名於世的瞿塘峽絕壁題刻也開始沉入江底。過去夔門石刻「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堤刻,也已經慢慢沈入江底。報導說,自宋朝到民國初年,摩崖石刻有十三幅,總面積五百十九平方公尺。其中南宋著名書法家趙公碩書寫的題刻「中興聖德公頌」等尤其珍貴。

相關新聞
戴晴:誰是三峽工程的張文康(1)
戴晴﹕誰是三峽工程的張文康 (2)
三峽大壩驚現數條裂縫
三峽大壩裂縫引發人們對水庫誘發地震擔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