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稱中國大陸行政區劃改革勢在必行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中國大陸地方行政管理層級採省、市、縣、鄉四級制,北京學者認為,大陸行政管理層次過多,導致工作效率低落,且行政區域規模太懸殊不利於經濟發展,行政區劃改革已勢在必行。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大陸現行行政管理層級除中央一級外,地方行政區劃採三級制和四級制並存,多數地方是四級制,但有的地方在縣與鄉之間保留區公所,有的在鄉村間設辦事處,實際上又多出一級,為秦代以來最多的行政管理層次。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白鋼指出,大陸現行行政區劃有的幅度過大,有的過小,既不利於行政管理,也不利於經濟發展。人口方面,大省近億人,小省不足三百萬人,大縣超過百萬甚至兩百萬人,小縣不足一萬人。面積方面,有三萬多平方公里的省,也有二十萬平方公里的縣。「市」的建制混亂,有縣級市、地級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較大市等。

目前多數國家地方行政區劃實行二級制或三級制,,但中國大陸採四級制行政區劃和五級制行政管理層次。北京專家認為,管理層次多,中間環節就多,需要協調的關係也多,管理成本較高,工作效率較低,導致官僚主義、互相扯皮、互相推諉等腐敗作風。

北京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中國大陸人口將大量轉移出農村,目前中央、省、市、縣、鄉鎮五級結構不適合這種轉變。人口大量轉移出農村後,縣以下人口大幅減少,縣級財政稅基規模將大幅縮減,縣以下政府稅收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因此有人主張縣級以下政府應虛化,採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政府設在地市級,並精簡省的職能。

中國大陸前民政部部長多吉才讓認為,要研究探索從多級制向層級制的過渡途徑,適度調整規模和層次不合理的行政區劃,最終達到精簡機構、減少人員編制、節約管理成本、減輕財政負擔、以及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還要重點研究解決市地管理層的問題。大陸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科研部副主任薄貴利在最新一期「瞭望」雜誌發表文章說,中國行政體制改革需要解決九方面問題,其中包括減少地方政府層級,由現行的四級結構,恢復為憲法規定的三級結構,由省直接管理市縣。

相關新聞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美國販運人口報告 香港被列第二級監察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