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貿易自由化東亞各國可獲利三千億美元

標籤:

【大紀元6月6日訊】(法新社新加坡六日電) 世界銀行今天指出,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國家再談判貿易自由化協定時,若能將重點擺在農業與服務業的開放,每年將可爭取到三千億美元的貿易額,並借此消除貧窮。

世銀說,當東亞各國透過雙邊或區域協定加強經貿關係時,經濟學家應同時採取簡化海關作業流程、加強基礎建設等措施,以加速貨物的流通。

世銀今天公布的報告中指出,東亞各國可以追求區域內或國與國間的市場開放措施,同時仍不失為世界貿易組織(WHO ) 架構下的全球談判過程的一分子。

世銀東亞調查報告的共同編撰者哈拉斯說:「東亞地區的貨物關稅已經很低,因此進一步調降關稅的空間極為有限。」

哈拉斯也是世銀東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他說:「如今真正的大餅將來自前幾回合談判時較少為人注意的地區,因此這些地區今日較具重要性。」

世銀報告中所指的東亞集團,是指日本、中國、南韓、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十個會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與越南。

世銀認為東亞諸國應加強農業、服務業、後勤補給 、貿易設施與將貿易政策與開發政策相結合的努力。 力求貿易自由化,以獲致最大效益,特別是設法減少 貧民的人數,所謂貧民是指每日生活費低於二美元的 人。

如果東亞地區相關國家落實這五方面自由化措施,在十年內,他們將可達成每年獲利三千億美元,亦即佔國民生產毛額百分之十的目標。

世界銀行東亞暨太平洋地區副總裁卡蘇姆說:「如果再簽訂全球自由貿易協定,獲利將更高。」

世界銀行說,所有這些談判,尤其是農業貿易自由化 ,對減少貧窮最具效果。

報告中說,百分之九十的柬埔寨與越南人、百分之七十五的印尼人,以及約百分之十七的菲律賓人,是以農業為主,農業是他們主要生活來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塞襲擊引發連鎖反應 亞洲港口陷擁堵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中共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中國科技業內卷加劇 員工被迫忍受長工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