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省藝術館館長:紐省藝術館亞洲收藏品介紹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6日訊】南亞、東南亞和東亞的地理區域廣闊,範圍從熱帶叢林到冰凍的雪山,從溫暖的牧場到乾旱的沙漠。這個居住了超過世界人口一半的廣大地區,它的文化、語言和思想體系,互相不同而且多種多樣。

西方人常傾向于把亞洲視為一個大的文化種類,而不是把它作為具有多種樣式的、種類繁多的文化。這個文化經歷了多個世紀的發展和融合,互相接受、吸收,有時互相排斥、影響、侵佔和交流,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它們之間互相關聯但又有各自豐富的特色。

亞洲藝術的範圍就其歷史、時代、思想體系、功能和美學意義而言是巨大的。這個藝術館的收藏品,明顯地反映出千年以來亞洲藝術的創造性,想像力和技術成就。尋求對這樣一個巨大的藝術全景做全面的展示可能過於野心。我們的收藏品偏向於反映更多的個人品味和興趣,而不是大而全。個人的初衷和興趣,包括收藏家和館長在內,在構築和擴展我們的亞洲藝術收藏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1879年進入紐省藝術館的最早的作品是一組日本陶瓷、銅像、搪瓷、亮漆等。這些作品也在同年在悉尼國際展覽中展出。作為令人好奇和未知的外來文化的象徵的物件,它們以神秘的陌生感和精巧的技術而受到敬佩。但是,它們被認為是“製造”出來的產品而不是藝術品。結果,這些原裝的古董沒能激起悉尼人的想像力而且對後來的亞洲收藏品的發展壯大沒有什麼影響。可以說,在悉尼,人們懂得欣賞亞洲藝術是從這些古董展覽100年後即1979年亞洲藝術部的建立開始的。1972年,藝術館開設了庫克船長館,該館包括了一個專門的亞洲藝術館。1998年擴大了亞洲藝術館,還加進了一個日本茶室。2003年,亞洲藝術館又擴大了一倍地方,增加了收藏品的展館和空間,用作調整展覽的節目。

儘管最早由日本的作品作為收藏的物件,但後來中國的藝術品佔據了主要的部分。在1962年,收藏中國藝術品的Cooper把大量的作品捐給藝術館。這些作品主要有瓷器,包括漢、唐代的墓像,而後是宋代的木刻觀音像。庫克的這些禮物可能在提高人們對亞洲、中國藝術的興趣方面起了促進作用。其後幾年,各種有關的活動明顯增加了。這其中起中心作用的是一小部分真正支援對亞洲藝術的鑒賞的收藏家,特別是後來的Hepburn Myrtle和後來的羅倫斯哈里森。前者是著名的明、清官窯瓷器的收藏家,後者鍾情於青瓷。他們的捐獻構成了藝術館中國瓷器的重要部分。由於有Eduard和Goldie Sternberg的慷慨支援,收藏品的中國和東南亞部分變得更為豐富。這些古董包括令人印象深刻的5米高的綠色的漢代塔,一個精緻的黃、藍色的明代弘治年間的木槿碟子和一批中國畫和書法作品。這一小部分捐助者為中國藝術品的收藏、將來的擴展和更為完整的展示打下了基礎。在發展的過程中,各方的支援彙集在一起豐富了藝術廊的中國收藏品,例如漢、唐代的墓像、雕刻的佛像,更為後期的畫和明、清兩代的官窯瓷器。

日本藏品以精緻的Edo時期的屏和畫而顯得突出。這些作品很多都是由另一些偉大捐助者們,如Ken和 Yasnko Myer所支持捐出的。這些作品的統一的主題就是展示獨特的日本審美觀。例如watanabe shiko神秘的2塊屏“杉林山上的滿月”,充滿黑墨藝術感的Suzuki Shonen “杉樹”石屏畫。還有更為後期的不凡的和更為獨特的Kawabata Gyokushu(1842-1913)的現代屏“秋楓和春天的櫻桃花”。從Momoyamas時期葡萄牙官員的namban的屏到Ukiyo-e畫,顯現出藝術廊日本收藏品演進的隱含的原則,而且被不斷增加的當代日本瓷器和20世紀的圖像作品所深入地表現出來。這些作品喚起了人們對日本美學觀的認識:對材料的感覺,對平衡感的研究,不可缺的傳統感但又具備獨有的現代品質。日本傳統的遺留特色被那些獨特的作品形式所展現出來,如Fujiwara時期的木刻佛像?,宏偉的14世紀Taima Mandala和豔麗而又優雅的由Kano Eino所作的“松竹梅三友”金座彩屏。

除中國和日本外,西藏、印度和東南亞的藝術正日益受到矚目。20年前,西藏藝術的代表作品很少,但是過去5年所收集的藏品中,一些描述佛像的作品和來自喜馬拉亞的作品增添了亞洲藝術收藏品的深度和品質。

同樣,印度藝術此前也是被忽略的領域。但是,近來的藏品,特別是主流的傳統雕刻和縮微畫,極大的提高了收藏品的品位。為追求獲得藏品的連續感,大批的Gandharan雕刻作品被羅致,如極品的Maitreya像,該像為中國佛像風格的形成提供了線索。印度藏品大多為佛教、印度教題材的雕刻、佛像,豐富地反映了印度雕刻的傳統。Margaret Olley捐獻的11世紀女身像具有大方美麗的特色。在另外的一些Olley捐出的藏品中體現了複雜和簡單的兩種對立的審美觀。儘管藝術廊中印度雕塑藝術的傳統的代表作仍較為遜色,但是依然讓人瞥見了這些作品中奇異的豐富的想像力和慈善的傳統特色。

由於澳洲臨近東南亞,而且有經濟和社會上的緊密聯繫,決定了人們對這個地區的藝術的真正而又持續的興趣。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藝術藏品和捐助者反映了這一傾向性。藝術館的東南亞藏品尋求包攬這整個地區的藝術。Sturnbergs捐資的青銅Hevajra,和後期由藝術廊協會資助的藏品青銅帶冠的立佛像,代表了令人爭議的、最為人熟知的、最為重要的東南亞傳統的Khmer雕像藝術。印度雕塑作品佔據了東南亞藝術的主導地位。這些藏品還包括宏偉的中爪哇佛像和稀有的9-10世紀的Champa時期的越南Shiva像。更廣泛的代表作品現在正不斷加入以使藏品更均衡。這些作品包括對亞洲藝術的內涵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作出貢獻的陶瓷、塗漆件和紡織品。

歷史保留下來極其豐富的藝術作品形成了我們的亞洲藝術的整體形象。最近幾年,我們不斷地被提醒,亞洲藝術是一門連續的藝術。來自亞洲各處的當代藝術家的冒起和被認可,反映了近幾十年來,這些作品的深度和想像力。我們的收藏品還包括了亞洲領先的藝術家如Nam Jun Paik,Yanagi Miwa, Zhang Xiaogang, Xu Bing Montien Boonma 的當代作品。這些作品運用了更為普遍的藝術語言,但仍保留了亞洲藝術的精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公校校服昂貴 維州教育廳審查
維州小企業委員會裁員過半 企業主叫苦
近半澳人憂移民過多 大學建學生公寓申請遭拒
昆州籲乘公交出行 否則取消0.5澳元票價計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