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五十萬人遊行反映民怨洶湧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特稿)香港近五十萬市民趁七「七、一」回歸六周年參加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為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來最浩大的遊行,本地分析家認為,眾多港人上街遊行,反映市民對特區政府六年來執行的不滿累積的怨氣太深,藉著大遊行釋放出來。

本地分析家指出,這次大遊行反映港人對特區政府不滿累積的怨氣已久,有遠因及近因所致。遠因包括一九八九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房地產泡沫爆破,導致大價大跌六成,許多市民擁有的房屋變成負資產,市民將責任歸咎董建華提出每年興建八萬五千個住宅單位的目標;另外,特區政府尋求大陸全國人大解釋基本法,以推翻香港終審法院就中國大陸人爭取香港居留權的訴訟,引起法律界質疑此舉損害香港法制精神;此外,近年香港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持續攀升至百分之八點三,大部分市民都埋怨這是董建華管治無能。

至於近因有多方面,包括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今年三月份公布預算案時,提出大幅調高首次汽車登記稅,但他卻被媒體揭發在加稅之前自己先買車,有利益衝突之嫌,儘管梁錦松主動向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辭呈,但仍被董建華挽留,引起市民質疑政府沒有執行高官問責制;此外,今年三月中香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導致一千七百多人受到感染,近三百人死亡,在立法會要求調查責任及應由誰承擔下,董建華委任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責任調查,但受到市民質疑。以上種種原因,促成近五十萬市民藉著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機會上街示威,以表達對特區政府管治的不滿。本地分析家認為,倘若特區政府無視民怨而繼續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勢必會掀起另一浪民怨風波,這將會衝擊特區管治威信,以及影響香港國際形象。

相關新聞
組圖:香港市民反對23條立法大遊行
【快訊】媒體估計:反23遊行人數超過100萬
香港第廿三條立法的幾項爭議重點
【組圖】香港年青一代自發參加反23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