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市場掀起新一波資本運動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中國大陸展開新一波大規模報刊整頓縮減行動前夕,跡象顯示數以億計的資金已加速湧入上海報業市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中國大陸傳媒產業發展正在進入關鍵時期,面臨進一步向市場轉型的壓力。

新華社報導,上市公司青鳥華光最近宣布和江蘇一家傳媒公司攜手,共同向原上海「青年報」挹注三千六百萬元人民幣﹔北京某報業集團近期也將斥資進軍上海,籌辦一家早報。

在此之前,上海報業市場已經接連誕生兩份綜合性日報外灘畫報和東方早報。其中東方早報由上海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控股,聯合浙江、江蘇兩地報業集團外來資本,投資近一億元人民幣。

上海傳媒業近來一系列積極探索傳媒產業規律的重作,受到注目。東方早報率先打破地域限制,從資本結構、人才團隊、內容採集到報紙發行都面向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第一個跨電視、廣播和平面媒體的專業財經資訊平台「第一財經」,七月六日也在上海誕生。

中國大陸新聞出版總署正在針對中央、省、地、縣四級黨政機關等主辦的報刊,進行治理、調整和壓縮,這項行動將於今年九月底前基本完成。根據公布的實施細則,今後,中央黨政部門所辦報刊要與部門實行管辦分離,由讀者自費訂閱﹔讀者自費訂閱數量不足發行總量百分之五十的部門報刊,予以停辦。有關人士認為,此舉向中國大陸媒體傳達了市場化的訊息。

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劉海貴指出,上海佔中國大陸廣告市場十分之一強,但長期以來媒體開放程度不夠,競爭水平較低,資本進入傳媒市場的門檻不高,因此,資本湧入上海傳媒業並非偶然。一九九0年代以來大量資本進軍傳媒產業,北京、廣州等地出現了諸如21世紀經濟報導、財經雜誌等新興媒體,媒體影響力擴及大陸﹔民營資本的注入,也產生了像光線、陽光衛視等的電視媒體,吸引外資躍躍欲試。

相關新聞
台灣法輪功學會駁斥中共「殺死乞丐」報道
梁詠琪日本行三天裡接受30個媒體訪問
港府突然限制傳媒採訪人數并劃定採訪區
新加坡近兩月旅遊業呈現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