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經濟文革与政治動亂

王力雄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未來的經濟危机如何引起引起政治危机,這里以其中的一种可能為例說明:

中國國有企業的破產在各地產生了大批城市貧民。他們是毛時代的“領導階級”,如今地位一落千丈。落差使他們很容易回想毛的“資產階級就在共產党內”、“走資派還在走”那些說法,重新產生階級斗爭的沖動。而專制政治制度又不能給他們的不滿提供表達与解決渠道,出路就只剩下造反。對造反而言,再沒有比毛澤東思想更為合适的思想武器,其操作方法又是這一代淪落者熟知甚至親歷的。一旦發生經濟危机,導致失業擴大、儲蓄貶值、救濟中斷、家小衣食無著時,首先起來的可能就是這种國有企事業職工。他們在毛時代從來被告之,國有資產屬于人民。在這种前提下,他們多年只被付与極低工資,勞動成果主要轉化為國有資產──那也是他們自己的資產,至少在理論上這樣說。因此他們的生活穩定、房子、醫療、養老以及相應福利,都應該由國有資產支付和保證,就像把自己的錢存進銀行到期后再提取一樣。鄧的改革賴掉了原來的承諾。一面是工人感受被拋棄,一面是國有資產被權勢者揮霍瓜分。在工人基本生活還可維持時,不滿可能僅停留于口頭抱怨,而在經濟危机造成衣食無著的時候,過去積累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恐懼就可能一塊爆發。

那時一個合理要求就是用他們認為國有資產中屬于自己的份額來解決經濟危机造成的困境。那無論是以私有化方式,還是以建立保障基金的方式,或是回到毛時代國家負擔的方式,都需要重新核算,追究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并要求對貪占的國有資產進行退賠。“反腐敗”會成為打頭陣的口號。各單位群眾可以自發組成“接管”組織,解決本單位國有資產(也就是他們自己的資產)流失的問題。凡是了解群眾運動的人都不難在腦海展現那些熟悉的場景。以“斗爭”哲學為核心的毛澤東思想一旦重新被舉為旗幟,在那旗幟下凝聚起來的群眾運動,其走向只可能是造反、批斗、哄搶、群眾專政、紅色恐怖……把當年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內容換成經濟內容(當然也會延伸到政治),那將是一場重演文化大革命的“經濟文化大革命”。

清算會迅速從城市向農村波及。一直与基層政權尖銳對立的農民將在政權鎮制弱化(被城市動亂所分散)的狀態下揭竿而起,自動清算干部對集體財產的貪污和揮霍,發泄長期不滿,進而波及到“先富起來”的群體。當年“土改”斗殺地主的方式可能再現,“痞子運動”將再次橫行鄉里。

不過,毛澤東思想中的破坏性、專制性、群眾運動和烏托邦特色,對舊社會可以進行有效破坏,對新社會卻少有建設意義。利用毛的意識形態框架,即使僅僅只是為了反對腐敗,接下去的步驟也難免不重現毛時代的其他事物──階級斗爭、公有制、計划經濟、大民主、反西方等,都會一環扣一環地再現。那無疑將是中國又一次劫難,因為毛的一套即使還有思想基礎,卻已沒有使其體系再現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也不可能再靠它實現社會穩定,因此結果只能是持續地混亂,最終落到全局崩潰。(多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清溪:中國有政治力沒有社會力
王力雄:中國政權的“黑幫化”演進
廖亦武劉賓雁等中國作家獲赫爾曼人權獎
三名中國作家榮獲美國人權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