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一言:正本清源話“體制內改良”

張三一言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體制改良和體制外革命的爭論是中國政治的長青話題。現在又有人引起這話題的爭論。我覺得多次討論都沒有很好地辨清其中的基本概念。看來對體制度改良作個正本清源的澄清是很必要的。(這裏所說的體制內改良和體制外革命只就政治層面來談,不涉及文化經濟。)

第一個正本清源。

體制內改良(革)是在體制內並且掌握有獨立決策權力的現任官老爺的專利。體制外的人是絕對沒有改良資格的。即使是體制內的人,比如我的一個同學是廣州一間中學的黨委書記兼校長,他是體制內中人,但他並沒有掌握獨立決策政治權力,所以也沒有體制內改革的權力。

體制外沒有掌握權力的獨立決策權力的人,若要進行體制內改革,第一步是進入體制內;第二步是往權力中心靠,力取決策權力。

在沒有掌握獨立決策權力之前只能做 “促進”體制內改革的事;是沒有資格和能力“做”體制內改革的任何事的。

所以現在人們認為最有名的體制內改革者郭羅基、王策和(過去的)方覺等人都不是體制內“改革者”,只是體制內改革的“鼓吹者”。只有像納結、戈巴契夫等人才可以算是體制內改革者。

體制外做促進改良的工作。促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理服之。讓他們知道外在壓力之嚴重,必須把改良做在會令自己人亡權失革命爆發之前;一種是以政治道德這個軟力量激發其人性中本有的道德良知。在“利己為人”的思想指導下進行體制內改良。

我們不宜把統治者視為沒有人性的怪物。他們也是人,也有人性,因而軟壓力是對他們是能起作用的。

第二個正本清源。

體制內改革絕不可能是政治變革的第一個推動者;也不可能是政治變革啟動後的續動力。

“絕不可能是政治變革的第一個推動者”的意思是說,沒有外力推動體制內是不會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啟動改革的。也就是說獨自掌握絕對權力的人是不會良必發現、愛心發酵自動自覺地給他統治下的老百姓恩賜民主的。事實給了充分的證據:人類史上所有的體制內政治改革都是由體制外壓力逼出來的。政治性的人類沒有出現過在沒有壓力之下專權者恩賜民主這一回事。

即使體制內在體制外革命壓力推動下開始的民主改革,它只能有某些慣性向前,但是本身不會有繼續向前的續動力。即是說,在體制外壓迫其前進的動力一失,體制內改革就會停擺。

體制外壓力有兩個成功機會,一是革命(暴力或和平的)推翻現政權;二是引發體制內作出反應認同反應,內外配合而起和平演變。

第三個正本清源。

體制外壓力有硬壓力和軟壓力兩種。據我所知討論體制內壓力者絕大多數是從硬力量壓力的角度來討論的。

體制外硬壓力,表現為掌權者不改革就亡政失權,還可能身敗人亡;改革則有可能失小權保大權,起碼,不用身敗人亡。在兩害取其輕的衡量下而動改革。

軟力量是指道義力量。現在的道義力量就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現代人類最高文明準則。軟力量起作用在於它讓專權者深感其執政用權有乖道義和常理。理不直氣不壯,聲不響行不毅。因而難於面對革命硬力量的壓力。

軟力量壓力一般是配合硬力量而行,所以往往使人忽略。

若沒有軟力配合硬力量是沒有用或者作用倍減的。例如日本侵華時硬力量夠強的了,但是由於它在道義與常理上是全欠,所以它的的硬力量無法促使中國政府啟動配合日本帝國主義需要的政治改革。

相反的事例是戈巴契夫因為受到國際硬力量的包圍,更重要的是受到了世界政治道義軟力量的感化而決心瓦解共產制度。在這這樣的軟力量內在壓力之下,戈巴契夫和太太秘密商議決定爬上權力最高位,利用手中權力來個“體制內消滅體制”的體制內改革。蘇東變天就是這樣發生了。不承認軟力量的壓力是無法解釋戈巴契夫現象的。

其他的一些說明和補充。

(1)
我不認同兩種思想:絕對反革命的改良和絕對反改良的革命。我的主張是不排拒改良的革命,不根絕革命的改良。
我追求的是以體制外壓力主導下體制內進行改良。

(2)
體制內外改革的優缺點
優點:體制內資源豐富,進行改革是因為有權力主導,所以阻力較少,因而代價也較輕,過程中社會比較穩定,反復較少。
缺點:不徹底,時間長,正義不易伸張。 
 
(3)
一個悲衰而不公平的事實是,有極大可能是體制外命種樹,體制內改良摘果。所以我奉歡那些沒有奉獻精神的體制外革命者要先行認識這個不公平的結局。

(4)
說明一下。我這裏的所有觀點、理論、思路和理據都是抄別人的或許有些是自己曾經說過的;沒有甚麼獨見新創的東西。

2003/8/13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香港暴炸性悶局
張三一言:皇主的民本和民治的民主
張三一言:人權至上會把世界砸個稀巴爛嗎?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