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點】凌鋒:江家班和葉馬房

凌鋒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當香港特首董建華在7月16日宣佈﹐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和財政司長梁錦松辭去現有職務時﹐人們接下來關心的當然是繼任人選的問題﹐當時董建華聲稱他“心中有數”﹐沒有想到他一數就數到8月4日才宣佈名單﹐幾乎是20天的時間。為何會這樣長時間呢﹖主要兩個因素﹕一是局外人不願意漟這個渾水﹐二是人選必須北京滿意。

董建華去年連任特首的重大舉措就是打爛港英遺留下來的公務員制度﹐從外界另請高明﹐建立他的所謂“高官問責制”。因為根據香港土共為他總結的教訓﹐那些港英留下來的公務員存心同董建華搗亂﹐不好好貫徹董建華的政策﹐才造成管治危機。所以在七一遊行之後﹐董建華還厚著臉皮說他的政策是“強項”﹐只是公關和政治不行﹐責任全推給下面。但是這次政府改組﹐董建華竟然從外界請不到高明﹐只能從原來班子內部調動﹐所以顯得捉襟見肘。原來的工商及科技局長唐英年調任財政司長﹐原來的廉政專員李少光調任保安局長﹐原來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曾俊華接任唐英年原來的位置﹐但是他的秘書長職務還沒有人頂替﹔而原來的海關關長黃鴻超繼任廉政專員的職務﹐但是原來的關長職務也還沒有人頂替。可見最後拍板時多麼倉卒。這裡且不說李少光才任廉政專員一年﹐也不說廉政專員一向要外人擔任以免同公務員關係太緊密而影響執法﹐但是回歸六年廉政專員換了四個﹐而且改變做法為都是由公務員內部調過去後再調回來。

雖然有上述的問題﹐但是從北京的角度﹐最重要就是必須“放心”﹐而香港的有關評論顯然會使北京放心。

對唐英年的評論﹐唐英年是江澤民的“子侄”。理由是父親唐翔千雖然是早年逃避“解放”而到香港的紡織企業家﹐但是中國一改革開放﹐他是最早回國投資的“愛國”企業家﹐所以同當時在上海的江澤民就認識了﹐還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而唐英年本人是上海市政協委員。同江澤民和上海有這樣密切的關係﹐唐英年是不是可以劃入“江家班”﹐也就是時下最得令的“上海幫”﹖也怪不得原來呼聲最高的機場管理局局長馮國經落選﹐是他自己不要﹐還是北京不批准﹖

李少光則被認為是葉劉淑儀“馬房”裡的人。香港人喜歡賭馬﹐賭馬而要對出賽的馬有所了解的話﹐了解馬房比了解馬主重要﹐因為不同馬房的練馬師有自己不同的訓練方法而可以關係到輸贏﹐當然還有其他黑幕。當葉劉淑儀擔任入境處處長時﹐李是副處長﹔葉劉淑儀升任保安局局長時﹐李水漲船高任處長﹔去年葉劉淑儀擔任問責局長﹐再提拔李擔任廉政專員。黃鴻超也是葉劉的舊部﹐所以有葉劉馬房之說。以北京為葉劉高調送行﹐對她的舊部自然也一百個放心。

唐英年處事比較圓滑﹐九七前擔任議員時同勞工界關係還不錯﹔九七後任行政會議成員時態度不如以前﹐看來也是喜歡做官的人。但是香港市民要求並不高﹐所以基本上還是接受他。李少光做人低調﹐不像葉劉那樣張狂﹐所以市民對他的反映也還可以。反正23條立法無限期擱置﹐他也就沒有太大壓力而非去得罪市民不可。但是唐英年是工業家﹐對財經事務並不熟悉﹐有沒有能力收拾爛罈子反而使人存疑﹐他在擔任行政會議成員期間對董建華向香港大學鍾庭耀民意調查施壓事件的講話﹐以及對土共向香港電台施壓的態度﹐都不是太有政治智慧的表現。這些不但是對新官員的考驗﹐也說明董建華的管治危機並沒有過去。交接過程出現的混亂情況也說明了這一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董建華召集高官開會謀對策
華郵:兩香港閣員請辭 民主改革一項勝利
董建華將儘快公布港府職缺繼任人選
紐約時報:港府情勢考驗北京政治智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