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抵北京訪問 人民幣幣值為議題之一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訊】(法新社北京二日電)美國財政部長史諾預定今天抵達中國,他受到壓力,要與中國政府討論其貨幣近十年來釘住美元的問題。

甚至在他的座機從東京降落北京之前,中國官員就已透過當地媒體表明,他們並未認真考慮讓人民幣升值。

國營中國日報問道:「中國現在應屈服於壓力而卻於日後面對可怕的後果?不可能。」

過去幾個月的情勢發展已迫使人民幣成了史諾在北京與中國官員進行兩天會談期間的首要議題。史諾可望與包括總理溫家寶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內的中國官員會談。

史諾昨天在東京表示:「我們想要確定...對於維持匯率機制彈性問題我們的意見也能被聽進去,使美國的製造商及美國的公司不致處於不利地位。」

據批評人士說,人民幣過去九年對美元匯率一直釘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約為八點三人民幣兌一美元,而且過去幾個月已隨著美元貶值,給予中國出口商不公平的優勢。

數位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包括李柏曼一直以這問題以及對美國勞工負面影響為焦點。李柏曼將角逐明年美國大選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在抵達中國之前,史諾概述了他可能向中國官員提出的美國基本立場。

他說:「我長久以來對該項問題所持的觀點,就是一個運作良好的國際金融體系是以競爭性市場決定的彈性匯率為基礎。」

史諾稱匯率為衡量一國基本面的指標,不當予以干涉,如日本干預市場的情形,或將匯率人為釘住美元,如中國的情形。

他說:「匯率就是針對全球經濟發出的一套有關資源當如何流動以及資源如何能作最佳運用的訊號。

那些訊號在一個經濟體內及經濟體之間傳達正確資訊是重要的。」

中國日報今天似乎反對這種論點,指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並未讓它們的貨幣浮動。

該報辯稱:「一國選擇何種制度是該國本身決定的問題,這是公正的,沒有任何國際協定加以禁止。」

有些分析家曾評估人民幣幣值目前至少低估百分之十五。

據中國日報說,讓人民幣更自由浮動將傷害中國的藍領工人,對美國藍領工人毫無幫助,並且使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更加昂貴。

該報稱,相反地,來自那些勞動成本先前比中國略高的國家的產品可能在美國市場取代中國貨,使許多消費品更加昂貴。

該報說,屈服於「外國壓力」而讓人民幣升值也將為未來建立一個危險的先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菲南海撞船 美國務院譴責中共挑釁行為
巴菲特再拋售比亞迪近4000萬美元股票
王友群:中共假戲再上演 害人害己害子孫
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失火 黑煙滾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