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進駐中朝邊境(四) 中國境內的朝鮮族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訊】亞洲時報馮阿倫9月28日報導﹐從吉林省省會長春,乘搭內陸航班往延吉,需時約40分鐘,飛機急陡的爬升(需時約15分鐘)、匆匆的下降(需時約20分鐘),在7,000公尺的規定巡航高度上只有約5分鐘,令人不禁疑問,為何這短短的距離,需要到航空交通去作配套,相反在遼寧省有著差不多距離的瀋陽與丹東之間,雖然兩者同樣擁有機場,卻沒有這種直航聯繫。

更令人覺得驚奇的是,延吉這個小城市的機場,竟然比堂堂省會長春的機場更具規模:標準式的兩層候機廳、有通道橋連接往飛機機身、甚至有國際航班的候機室。回想起日前抵達長春的當晚,還得摸黑在跑道上慢慢行了5分鐘去領回寄倉的行李,實在有天淵之別。

整個吉林省的省境之內,就只有長春、吉林及延吉擁有機場,而前兩者分別是前度及現在的省會。以此作為量度標準,延邊在中國政府的發展藍圖中,有著非一般的地位。

“與其說這裡是一個中國人的城市,倒不如說這裡是一個朝鮮族人的城市會更確切。”這趟“延邊之行”的嚮導兼司機東元以一句說話,解答了記者的疑團。

的確,整個延邊,尤其是東部與朝鮮半島接壤的地區如延吉、圖們、琿春、龍井、和龍等地,實在不太似中國。就以延吉來說,近40萬的人口當中,愈六成是朝鮮族人,整個城市的地標、路標以至廣告牌等等,也是中朝對照,硬要來算的話,朝文(Han-gul)所佔的比率可能會比中文還要多,市民日常交談也是以朝語為主,在街上聽到的朝語對白比普通話更多。

延吉市民日常觀看的電視頻道當中,就有4個是朝語台,兩個為延邊電視台,另外的兩個更是南韓的KBS與MBC,年青一族所喜愛的電視劇是韓劇,所喜愛的歌星影星皆是韓星,朝族少女們愛以模仿南韓組合S.E.S.及Baby V.O.X.的打扮為榮;相反,在中國大陸廣泛流行的香港歌影星在延邊卻無甚地位;據說,在延邊很多地方都能接收到北韓的電視頻道,只不過是太沒看頭,所以沒人觀看。

“在延邊,我們對韓國(指南韓)的一切都很有興趣,而他們(指南韓人)對我們這個地方也很有興趣,我們的交流很多,年青一代大多以能夠去韓國工作作為學習的目標。”東元說著,但記者稍稍覺得詫異的是,他們對於北韓這個“存在著長久友誼(朝鮮官方通訊社語)”的難兄難弟,卻顯得無甚興趣。

“他們(指北韓)這麼窮,能做的生意又這麼少,在延邊只有漢人或國營公司才有興趣去做,對我而言,除了收購開城人參和新版的朝鮮鈔票當紀念品賣之外,我連去平壤看一眼的興趣也沒有。”東元有點不屑地說。原來“血濃於水”的關係也有貧富之分。

事實上,在延邊,的確不乏前往南韓工作的機會。朝鮮族人的先天條件配合得好,首先,他們是朝鮮族人,與南北韓人同為通古斯族,流著同一樣的血;而因為生於中國的關係,他們在延邊接受雙語教育(延邊的朝族學校大部份都以中朝雙語教學)。近年,南韓在東北的投資日漸增加,對於精通中朝兩語的翻譯及合作伙伴的需求亦多,所以受聘於韓資企業,日常往返中韓兩地的延邊人民亦與日俱增。

東元本身亦曾在94年受聘於深圳的一間中韓貿易公司,專門替公司接洽南韓的生意,賺取佣金。經過兩年的奔走,東元賺得了第一桶金,

返回延邊,開設自己的貿易公司與紀念品店,大做中韓兩地的邊貿生意,現在東元與太太蓮玉的收入非常可觀,甚至乎可以將內地部份大城市的中產階層給比下去。

“現在,我在這裡有自己的房車、有自己的公司與店鋪,家住200平方(米)的洋房,閒來無事接接你們這些外地人的生意,作導游四處去,娛人娛己,這很不錯啊!”東元滿意地表示。

近年,南韓人到東北去旅行成風,而延邊更是首選之地,延吉的唯一國際航班就是飛往漢城仁川──麥克阿瑟將軍50年前的反攻登陸點。每星期都有大量南韓人抵達延吉,然後在轉往長白山或龍井這兩個朝鮮人心目中的頭號“朝聖之地”。

“早在高句麗王朝時期,龍井就是我們延邊洲的首府,直至東北解放後才將首府遷往延吉;那裡的朝鮮大成中學遺址是我們朝鮮人的聖地,創立人尹東柱既是文人又是抗日英雄,在中國歷史當中他無甚地位,但在朝鮮歷史當中卻有著聖人的地位,每個朝鮮人都會去紀念一番;而長白山就更不用說了,那裡的白頭山天池是我們所有朝鮮人的發源地。”東元娓娓道來一段朝鮮人的歷史。

當地政府雖然有保留朝鮮族的文化,然而城市雖要發展帶來收入,這不變的定律卻有點犧牲了延邊朝鮮族人的文化遺產,令他們有點微言﹕

“其實,在大部份朝鮮人當中,龍井才是我們理所當然的首府,但是現在首府卻在延吉,這幾十年延吉的而且確發展了起來,龍井卻成了幾近廢墟的小鎮;我們在那裡的聖地,雖然政府有保存起來,卻注入了不少外來文化,

沒有了原來的味道﹔尹東柱的在山上的一松亭算是被保存下來,但配套的道路卻爛得可憐,還要收入場費,而尹東柱的詩碑有幾個被風雨侵蝕了,也沒有人理會;在漢人的天下,朝鮮族人雖不至於被忽視,但也決不會被捧成重要資產。”東元有點憤憤不平。既然延邊是朝鮮族的自治州,為甚麼朝鮮族人不多費點勁去保存自己的文化遺產呢﹖

“如果該文化遺跡是在沒有發展的地區,也許還是有話好說,如果是在省的發展規劃內,那就算甚麼也不成;你道是保存文化重要,還是發展經濟重要?再說,你可以去算算,省政府或省人大那邊,究竟是中國人多,還是朝鮮族人多呢?”東元顧左右而言他,但也不難理解他這番話的含義。經過50多年共和國的管治,朝鮮族人口中的中國人和朝鮮族人之間,明顯地仍舊是“你和我”,而非“我們”。中央?派大軍進駐中朝邊境,重吉林而輕遼寧,除了地形因素外,民族因素可能也是主要考慮。(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軍購法律案 
 獨厚特定事務所
唉這樣軍人 
 晝執干戈 夜扮牛郎
俄日南韓在太平洋實施聯合軍事演習
斐副總統捲入軍購弊案又有新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