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制憲議題方向未明 美國暫予冷處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二十九日專電)對於陳水扁在民主進步黨黨慶活動中放出制憲的訊息,美國政府今天反應審慎,同時,外交部長簡又新正在華府附近的巴爾的摩與美國官員和學者會面,他就陳水扁制憲構想的背景提出說明。

據知情人士告訴中央社記者說,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今天上午到巴爾的摩與簡又新晤談時,曾詢問陳水扁制訂新憲法的動機,簡又新則提出說明。

這項會談的詳情和薛瑞福是否專程為制憲說前往會晤簡又新並不清楚,但簡又新稍後在與約十位美國學者在巴爾的摩港區Marriott飯店餐敘時,說到陳水扁對台灣目前憲政體制的挫折感。

據消息人士說,簡又新說明的重點,包括總統不僅要和行政院長分權,行政與立法權目前分割的方式也不利政府的運作。

制憲主張是簡又新與學者會談的主要議題之一,其他還有公民投票等。出席的學者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學者喬治城大學教授唐耐心、大西洋理事會亞洲部主任蓋瑞特、傳統基金會專家譚慎格等人。

巴爾的摩在華府東北方約六十五公里。簡又新此行到巴爾的摩是為了主持北美地區外交工作會報。

在國務院今天中午的例行簡報中,發言人包潤石提供了布什政府對制憲說的第一項正式反應。

他在簡短的評論中,把陳水扁有關制訂新憲法的主張歸為「個別競選聲明」性質,並說美國不對這類聲明或此事在台灣內部政局中可能的發展做出回應。

包潤石列出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揭櫫的「四不」,即不宣布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把兩國論納入憲法和不推動統獨公投。他並說,美國將繼續認真看待這些承諾。

有學者認為,布什政府反應低調,是因為陳水扁制憲構想尚不明朗以及時程尚遠,而且是出於希望中國不要過度反應,而把這番談話視為台灣的「競選語言」。

前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說,有些政府官員需要因為台灣的言論而忙於瞭解和反應,可能會有些惱火,但官員們對來自台灣出現的不同聲音也逐漸習以為常。

傳統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譚慎格說,陳水扁的制憲構想仍不清楚,但他認為,一九三七年制訂於南京的憲法,在二零零三年的台灣確實已經完全不適用了(norelevance whatsoever)。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