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薩斯病毒源於動物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香港9月5日報導) 具有國際學術地位的《科學》周刊九月五號刊載了香港大學微生物系的研究報告,初步發現人類薩斯冠狀病毒起源於動物中的薩斯病毒。研究學者指出,這項發現有助於制定有關加強活牲畜飼養的監測法規條例,防止人類交叉感染動物病毒,防止薩斯疫症再度爆發。

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雜誌九月五號刊登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同深圳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這份研究報告以野生動物為研究薩斯病原的起點,從而找到薩斯病毒的源頭。自從港大微生物系於今年三月首次發現薩斯是由冠狀病毒所引起之後,研究人員在深圳農貿市場不同的攤檔抽取包括果子貍在內的二十五種野生動物作為樣本,從這些動物的鼻子、排泄物和血液抽取樣本,以快速基因測試的方法檢查這些樣本是否帶有冠狀病毒,並用細胞培養方法分離有關病毒。

*動物薩斯病毒變異後威脅人類*

研究人員發現,在25個樣本中,四隻果子貍的樣本帶有冠狀病毒。他們以基因排列技術,同十一個人類薩斯冠狀病毒樣本比較,結果顯示人類和果子貍的冠狀病毒基因排序極為相似。這個重要發現進一步確定,人類薩斯冠狀病毒起源於動物中的薩斯病毒,而動物薩斯病毒經過變異才能傳給人類。這項結果經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赫爾姆斯教授的實驗室獲得證實。

參與這項研究的港大微生物系副教授管軼指出,他們的發現直接證實薩斯是動物源性疾病,同時證實華南地區街市存在類似人類的冠狀病毒,而這種類似人類冠狀病毒可能對人類構成直接威脅。因此,他認為這份研究報告對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衛生機構制定防止薩斯病政策具有指導作用。管軼說:“我相信,政府也會注意到這個新聞發布,包括我們的文章出來。所以,對於控制薩斯可能是有幫助的。這取決於我們怎麼突破,最後找到它在那裡。到底是在農場,街市還是野外森林。我看這是肯定的。”

管軼指出,由於香港同中國大陸更緊密的經貿關係,頻繁的人流物流將不可避免地大幅上升,既然已經初步找到薩斯病毒傳播的源頭,學術研究機構就要加強疾病控制的監測工作,而中國政府在疾病預防控制的管理方面也有改進的空間。他說:“比方說,對華南街市一些動物是怎樣流向市場的,從哪兒來的這些問題要跟進。華南對於街市管理上相對於香港的市場來說稍微鬆散一些。”

*盡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由於這次研究報告確定薩斯的爆發起源於動物的薩斯冠狀病毒,因此香港大學微生物系系主任袁國勇教授強調加強對活牲畜市場監測的重要性,並強調在處理野生動物時要格外小心,尤其是飼養場要把野生動物和活牲畜分開,以免交叉感染動物病毒。袁國勇說:“無論是野生動物的捕捉,它的飼養、它的運送以及在街市的販賣、屠宰、主食,每一個環節政府都要小心的留意有關監測政策的制定,以避免交叉感染。”

袁國勇說,為了防止薩斯再度爆發,人們要做好個人衛生工作,牢記在觸摸鼻子和眼睛之前要洗手,養成洗手的習慣,如果感冒了,一定要帶口罩。他建議遠離野生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的糞便。如果要進食野生動物,要作足防禦的功夫。不過為了避免惹禍上身,還是不要碰觸和進食野生動物。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對港大的研究報告表示自豪。他認為,應該再接再勵,把研究工作做好,並同政府部門合作,為防止非典而共同努力。徐立之說:“香港大學對新的發現非常驕傲,因為我們對薩斯研究一直都有貢獻。這次對預防方面很有貢獻,因為由動物病毒跳到人身上的證據第一次在國際雜誌發表。我感到高興,希望我們繼續努力和政府合作,對病毒來源再詳細分析。雖然在國際雜誌刊登,還是很初步的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必須加強管制野生動物交易
郁申樹:可怜可悲的“韓素音現象”
加拿大今年證實已有六人感染西尼羅病毒
香港薩斯大老鼠最大嫌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