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加植物脂 法老饕咽不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本報專用紐約時報五日報導〕今年八月,法國的巧克力老饕們在一場和歐洲聯盟官僚間的戰爭中敗下陣來。歐盟通過新法,明文規定今後巧克力製品中即使有高達五%的可可脂改由其他植物脂取代,仍可稱為「巧克力」。

 對巴黎的知名手工巧克力大師龔斯東,以及其他許多視調製巧克力為藝術的行家來說,這項新法無異敲響了巧克力的喪鐘。龔斯東無奈地表示:「巧克力已不再是巧克力了。」

 法國巧克力愛好者和歐盟的鬥爭始自一九七○年代,當時正準備加入歐盟的英國提出一項條件,那就是歐洲國家必須同意巧克力內可添加植物脂的法律,因為這種作法在英國早已是常規。

 但法國人認為,在巧克力裡添加其他油脂簡直是對世界最高級的可可製品,也就是法國巧克力的一大侮辱。龔斯東就說,如果巧克力裡加了植物脂還能算是巧克力,那麼在葡萄酒裡添加水或著色劑,難道還能稱作葡萄酒嗎?

 在法國,調製巧克力是門令人驕傲的行業。龔斯東等巧克力大師為捍衛巧克力的純正,曾到布魯塞爾及史特拉斯堡等歐盟機構外示威,聲稱假如巧克力裡的可可成份減少,不但影響口味更將使可可豆出口國如象牙海岸等國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不幸的是,他們的努力遭第五縱隊,也就是法國的大型巧克力業者從中破壞。

 龔斯東解釋說,純巧克力是由可可、糖和可可脂製造而成,可可脂必須從可可豆提煉,因此價格昂貴,相較之下植物脂就便宜了十倍,而雀巢公司及製造瑞士三角巧克力(Toblerone)的卡夫食品等大型巧克力業者卻只有一種考量,那就是價格,他們自然要盡可能降低巧克力製造成本。根據法國Sofres民意調查機構今夏進行的民調顯示,有三十%的法國人自承「對巧克力有忠實且熱情的關係。」

 每季專門集會品嚐討論各名家手工巧克力的法國「巧克力老饕俱樂部」秘書長柯拉奈希表示,歐洲各國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如在北歐、丹麥和英國,巧克力不過是日常食品之一,但在其他國家,尤其在法國,巧克力製造業者自成一種傳統,而且是偉大工藝傳統的一部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學生打工遭性侵害恐嚇取財  鄭姓嫌犯落網
因性侵犯   科比失去贊助商
王力宏臉有甜味獲日本厂商起用代言巧克力
義大利巧克力實施新的商品標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